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两组教研>>>>正文

【教研·三语】童心探秘,开启科学童话之旅

发表日期:2025/10/24 9:55:22 出处:江宁区淳化中心小学 作者:郎书培 有245位读者读过

童心探秘,开启科学童话之旅

——淳化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组举办25-26学年第1学期第2次活动


10月23日上午第三节课,徐裴老师在三(6)班成功执教《在牛肚子里旅行》校级公开课。

本节课以"童话之旅"为主线,通过四大亮点环节展现了独特的教学智慧:在生字教学环节,徐老师创新运用自编书写口诀,将"旅"字的间架结构和"救"字的笔画要领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诀,让学生在轻松记忆的同时掌握了书写规律;在梳理脉络环节,引导学生化身"旅行规划师",通过绘制红头在牛肚子里的行进路线图,既理清了文章脉络,又自然渗透了"反刍"这一科学知识;在朗读指导环节,徐老师总结出"关注提示语、配上动作表情、走进角色内心"三大朗读妙招,让学生将红头从惊恐到绝望再到感激的情感变化演绎得淋漓尽致

师教

整堂课在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完美融合中,充分展现了童话教学的独特魅力,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附件:

活动方案

淳化小学年级语文备课组25-26学年第1学期第2次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2025923日,星期

活动地点】三(6)班

参与教师】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

听课节次3

研讨、讲座等节次4

负责人】白羽

活动主题】童心探秘,开启科学童话之旅

活动目标

1.通过备课组活动,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教学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通过集体学习和研讨,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准确理解并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方向。

3.组织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

活动流程

一、

1.组内教师签到

2.徐裴老师执教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

二、

1.上课老师阐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

2.其他老师围绕上课内容及活动主题进行研讨。

三、

1.活动负责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2.组内教师分享参与本次活动的感受。

活动过程性材料

.

签到表照片

签到

上课教师照片、听课教师照片

1.徐裴老师执教《在牛肚子里旅行

师教

  1. 全体组员参与听课师听

听课记录、评价表照片

1.白羽教师听课笔记照片

听1听2

2.全体组员听课评价表照片(扇形排列)

评价

研讨照片

  1. 研讨发言照片

讨论

研讨记录

一、徐裴老师分享教学设计

1.徐裴老师阐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

2.分享本次上课感受及教后反思。

二、其他老师围绕上课内容及活动主题进行研讨

1.分享此次听课的心得。

2.指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三、活动负责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1.组内教师分享参与本次活动的感受。

2.规划下一次备课组活动安排。

上课教师教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词,重点掌握多音字和反义词

2. 理清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了解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3. 通过朗读体会红头的心情变化,感受青头与红头的深厚友谊

教学重点

  1. 理清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2. 体会红头的心情变化,读好对话

教学难点

1. 理解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2. 感受青头对红头的友情与帮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角色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5分钟)

1. 回顾童话王国,引出课题

2. 学生齐读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

3. 质疑课题:牛肚子里怎么旅行?为什么去牛肚子里旅行?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0分钟)

1. 自由朗读课文(3分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字词认读:

  · 重点多音字:几、答、应

  · 反义词:细嚼慢咽—狼吞虎咽

3. 同桌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三、梳理脉络,理清路线(10分钟)

1. 默读课文7-19自然段,找出红头旅行路线句子

2. 为红头旅行路线排序:

  · 牛嘴里 → 第一个胃 → 第二个胃 → 牛嘴里 → 被喷出

3. 学生借助路线图讲述红头旅行记

4. 观看牛反刍视频,了解科学知识

5. 认识科普童话文体特点

四、品读对话,体会情感(15分钟)

寻找红头语言,体会心情变化

1. 学生默读7-1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红头语言的句子

2. 重点分析五处语言描写:

  · 救命啊!救命啊!(惊恐万分)

  ·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断断续续、绝望)

  ·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悲伤哭泣)

  ·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悲哀无助)

  · 谢谢你(虚弱感激)

朗读指导三妙招

1. 关注提示语和标点符号

  · 通过分析拼命地叫”“哭起来”“悲哀地说等提示语

  · 关注感叹号、省略号表达的情感

2. 带上动作和表情

  · 示范朗读时配合相应的动作表情

  · 学生模仿练习

3. 走进红头的内心

  创设情境:如果你就是红头,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分层朗读训练

1. 个别学生示范读,教师针对性指导

2. 重点语句集体练习:

  · 救命啊!救命啊!(声音响亮,充满恐惧)

  ·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带着哭腔,充满绝望)

3. 分角色合作朗读,展现心情变化脉络

五、感悟友情,升华主题(10分钟)

寻找青头救友的证据

1. 默读7-21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青头救红头的语句

2. 小组合作完成句式练习:

  当红头______时,青头_________,让我感受到它们真是好朋友。

深入分析青头的救助行动

1. 三次重要救助行动:

  · 第一次:蹦到牛身、摔倒在地、大声指导(不顾自身安危)

  · 第二次:隔着肚皮安慰、传授反刍知识、给予鼓励(智慧支持)

  · 第三次:爬牛鼻、蹭鼻孔(机智营救)

2. 通过动作词体会青头的急切:

  蹦、摔、爬、蹭——感受青头为救朋友的不顾一切

感悟友情真谛

1. 学生谈感受: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2. 教师总结:

  · 朋友是危险时的不离不弃

  · 朋友是绝望时的温暖鼓励

  · 朋友是困难时的智慧相助

3. 联系生活: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经历

第四部分:角色体验,深化理解

1. 请学生上台表演关键场景

  · 选择合适学生分别扮演青头(绿衣)、红头、大黄牛

  · 通过表演深化对角色情感的理解

  1. 观众评价:他们演出了怎样的友情?

六、生字教学

1. 观察结构

  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左右等宽,注意避让

2.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 学生写习字册

上课教师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理清旅行路线、体会心情变化、感悟真挚友情三个层次,让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故事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友情可贵。朗读指导具体有效,通过三妙招让学生深入角色;友情分析层层递进,从行动到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友情的真谛。角色表演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情感体验更加深刻。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备课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老师们在交流和研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