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两组教研>>>>正文

【教研·四数】践行新课标准备,培养思维能力

发表日期:2024/9/27 13:49:18 出处:江宁区淳化中心小学 作者:郎书培 有303位读者读过

践行新课标准备,培养思维能力

——淳化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组举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2次活动


2024 9 24日星期二,由刘莹老师执教了一节四年级商不变的规律公开课,刘莹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迅速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商不变的规律。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IMG_256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直观。整堂课教学环节紧凑,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巧妙。

课后,四年级数学备课组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认为这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效果显著。同时,大家也对如何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IMG_256

附件:

活动方案

淳化小学年级四数备课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2次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2024924日,星期

活动地点】四(5)班教室

参与教师】四数备课组全体教师

听课节次3

研讨节次4

负责人】徐璠

活动主题】新课标下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备课组活动,提高运用现在教育技术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

2.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积极开展备课组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提高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深入进行课堂研究,确保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率,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活动流程

一、公开课

1.刘莹老师执教《商不变规律》

2.其他教师听课

二、课后研讨

活动过程性材料

签到表照片

IMG_256

上课教师照片、听课教师照片

1.刘莹教师执教《商不变规律》

IMG_256

2.全体组员参与听课照片

IMG_256

听课记录、评价表照片

1.四数教师听课笔记照片

IMG_256

IMG_256

IMG_256

2.全体组员听课评价表照片(扇形排列)

IMG_256

研讨照片

  1. 刘莹教师研讨发言照片

IMG_256

研讨记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现状

1学生思维能力薄弱,导致运算能力不强

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注重教学质量,经常参照考试题型进行教学。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思维支持,容易导致思维不清晰,缺乏条理,不懂得从计算题型中寻找简便快捷的祭题方法,导致运算解题常常出现错误、速度缓慢等问题。一节课最多只能做五六道题,正确率低不说,还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让学生们产生了抵触情绪,导致计算能力下降。

2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老师觉得严师出高徒,总喜欢摆出一副严肃的样子,以自我为中心,以为学生们会认真听讲,跟着老师学习。因此,教师常常在课堂上设置难点,阻碍学生思维拓展。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勇于思考、发现、探究、归纳等,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进入最佳听课状态,阻碍学生的学习成长。

3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复杂等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成长阶段,抽象数学知识具有挑战性,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教学,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单调乏味,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达成共识,无法独立思考。久而久之,学习动力逐渐丧失,经常旷课,不做作业,严重的甚至想退学,从而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二、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以兴趣为前提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此时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因此,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引导,同时要用学习得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完善知识结构,使自己完全融入数学学习的环境中,主动思考,自主探索,为数学思维能力的生成奠定基础。

2. 运用数形结合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对于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奠定学习数学的基础,形成对数学知识的逐步感知过程,实现对数学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鉴于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往往很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易于理解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掌握数学与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维水平。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图形来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灵活地思考问题。

3、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进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上课教师教学设计

商不变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23例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导入(快速口算)。

90÷30=11.   450÷50=11.   480÷40=11.   360÷30=

840÷20=11.  6000÷1000=11.7000÷1000=11.400÷200=11.

二、探索新知

(一)自主探究商不变的规律。

1.课件演示情境:孙悟空让猪八戒先填写下表,再回答问题。

被除数

除数

除法算式

100

20

100÷20

5

100×2

20×2

200÷40

100×4

20×4

100÷2

20÷2

100÷4

20÷4

①猪八戒只会计算第一道,后面几道由同学们帮猪八戒计算。

②孙悟空提问:“什么数变了,什么数没变。”猪八戒不会,同学们帮助他回答。(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商没有变。)

2.学生在小组内自主交流,探究规律。

教师注意引导““从第一行到第二行,被除数怎么变了,除数怎么变了,商怎么样?”

(1)让同学们任选两行探究“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的。”想好了把你的想法先和前后左右同学交流一下,然后集体汇报交流。

(2)汇报交流。师多指几名学生说,然后适时引导学生说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3)进一步讨论:同时乘的一个数和同时除以的一个数中的这个数是任意数吗?有没有哪些数不可以的吗?为什么?现在你可以有一句话概括下你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4)小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二)模仿练习,巩固对规律的认识。

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下每组中三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情况,再独立完成,最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练习五第2题。

先让学生默算,指名回答时随机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3.练习五第3题。

(1)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些题目,先和你的同桌说说,再计算。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练习五第4题。

(1)观察表格,你打算怎样填?有什么技巧吗?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5.练习五第5题。

(1)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说说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帮猪八戒弄明白课前孙悟空给猪八戒分桃为什么哈哈大笑。

上课教师教学反思

商不变规律教学反思

在小学阶段,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为今后学生学习分数和比的性质打下了基础。以下是我对这节课教学的一点反思:

把时间尽量教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在探究学习商不变的规律时,主要采取的是让学生独立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教学时我将问题通过课件在白板上展示,让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不变。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本身是想能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尽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到位,使学生在总结规律时出现了一定的难度。以后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教师应事先设计好每一个引导的细节,学生的学习才能真正有实效,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有培养了能力。

教学中分解教学难点。这节课教学中,我将本节知识分解成三部分:

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数

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

3、零除外。在教学“零除外”时我采用了质疑验证的方法,通过实例证明“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必须把零除外”这一重点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本节课教学中有很多不足之处:

1、课堂组织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应注意有效引导。

2、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语比较单一。

3、给学生探究交流的时间安排的不够,使个别学参与不多。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分析优点与不足,使我明白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教学机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活动总结

课堂,是我们展示教学风采的舞台。本学期,我们组的成员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力求在每一堂课中都能为学生带来启发与收获。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课后,我们集体研讨,不断反思与改进,努力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此次备课组活动,我们组的老师们深刻认识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解决问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参加教研活动、培训学习等方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