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两组教研>>>>正文

【教研·六语】以立意为宗,表中心之意

发表日期:2024/9/27 13:44:12 出处:江宁区淳化中心小学 作者:郎书培 有114位读者读过

以立意为宗,表中心

——淳化小学六年级语文备课组举办24-25学年第一学期第2次活动


秋风萧瑟,金风送爽。在这一个承前启后的季节里,2024926日上午第三节课,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在六(4)班举行了第二次备课组活动。本次,备课组活动内容为由朱雪银老师执教的语文教材17课《盼》。              

上课

在教学过程中,朱老师先通过两个简短的小游戏告诉学生一个汉字也能概括一段话甚至是一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再回顾本单元的学习要素,明确学习任务,引出课文《盼》。接着,朱老师带着学生梳理出课文的四个小事件,引导学生发现“围绕中心选事例”这一写作方法,在四件事中,选择了“盼外出”这个部分重点教学,聚焦其中的“对话”部分,以及情景交融描写的语句。朱老师注重学习内容的前后衔接,关照单元整体,指向写作策略的习得。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她让学生拿《夏天里的成长》和《盼》的写法进行比较,并鼓励学生运用本次课破译的写作密码小试身手——试着完成写作提纲。

本节课所有环节的设置,都紧扣单元目标,指向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体现了六年级备课组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探索和尝试。

附件:

活动方案

淳化小学年级语文备课组24-25学年第一学期第2次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2024926日,星期

活动地点】六(4)教室、办公室

参与教师】六语备课组全体教师

听课节次3

研讨、讲座等节次4

负责人】汤家英

活动主题单元主题项目化教学——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活动目标

1.在第一次活动的基础上,提出进阶要求,学会选择材料。

2.引导学生明白“围绕中心意思写”通常有两种方法,即不同的方面或者不同的事例。

3.如何“把重要部分写具体”,是本节课教师要关注的重点。

活动流程

一、献课、听课

1.朱雪银老师执教《盼》。

2.组内其余教师听课。

二、评课

1.朱雪银老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谈一谈心得。

2.组内其他老师针对这节课的优缺点进行评课。

三、总结

1.朱雪银老师针对本节公开课的得失,进行教后反思。

2.组内其余老师,进行活动总结,谈一谈收获。

活动过程性材料

.

签到表照片

签到表

上课教师照片、听课教师照片

1.朱雪银教师执教《盼》

上课上课1

2.全体组员参与听课照片

听课1

听课记录、评价表照片

1.朱翔宇、魏玉琴教师听课笔记照片

朱翔宇听课

魏玉琴听课记录

2.全体组员听课评价表照片(扇形排列)

评价表

研讨照片

  1. 朱雪银、魏玉琴教师研讨发言照片(或沙龙研讨照片)

研讨1研讨2

研讨记录

一、朱雪银老师谈一谈教学设计意图

1.导入环节,我以“你曾经特别盼望做什么事情”为话题展开交流,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入课文阅读。

2.随后,让学生关注题目,默读思考: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然后让学生圈画讨论,逐步归纳、梳理事例。

3、教学时,重在组织学生交流,抓住不同事件品读、体会,领悟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如何将中心意思写具体、写生动。

二、朱翔宇老师谈一谈本节课的听课收获

1.《盼》这篇课文侧重通过不同的事例,围绕中心意思来写。教师可以打破教材既定顺序,二度整合教学。可以通过任务“设计自己喜欢的思维导图,对文中所写的小事进行梳理”提炼出文章框架。

2.其次,可以从微观层面解码写法。学习本课,可以画一画“盼”的心电图,,交流体会“真实而丰富的情绪感受”,再听一听“盼”的心声,细读写的细腻的心理活动,解锁作者的“心情密码”。

三、魏玉琴老师谈一谈本节课的听课收获

首先朱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谈论生活中与“盼”有关的经历,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盼”的含义。其次,朱老师在讲解课文时,注重细节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分析,通过让学生模仿主人公的动作和语言,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上课教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如何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

2.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景物等“盼”的心情写具体、写生动的,这样写的好处。

3.运用所学方法,完成单元习作的写作提纲。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如何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

2.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景物等“盼”的心情写具体、生动的

【教学难点】

学以致用,完成单元习作的写作提纲。

【教学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整体感知,思辨选材之妙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你们读懂这篇文章作者梁容若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了吗?(师:非常好!课文以中心句统领全篇,从有生命的事物写到无生命的事物,再写人的成长。万事万物尽在其中,从而说明“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选材贴切,构思巧妙,结构清晰。)

2.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17课《盼》,看看我们是否能读懂铁凝老师在本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请大家齐读课题。

3.课前,大家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小主人公蕾蕾盼的是什么吗?(预设:盼穿新雨衣。)

4. 师:一个“盼”字,既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暗含着本文的中心。回忆:作者围绕“盼穿新雨衣”这一大事件又写了哪些小事件呢?(相机板书:得雨衣,盼变天;下起雨,盼出门;出不去,盼雨停;又下雨,终如愿。)

5.思辨选用事例之巧

思考:请同学们仔细看看作者选取的4个小事件,你有什么发现?既然主人公蕾蕾的心愿是穿上新雨衣,那么只写第4个事例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写前面三个事例呢?

小结:通过讨论,我们不难发现,这四个小事件都是围绕盼穿新雨衣这个大事件来写的。选取不同的事例可以使文章的中心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板书:围绕中心选事例)

6.思考:在我们写作过程中,确立中心和选择写作材料应该先做哪件事,再做哪件事呢?(先确立中心,再选择材料。正像我们本单元导读页中萧统所言:“以立意为宗,不以能言为本。”

活动二:精读课文,破译写作密码

  1. 借助板书,回顾:在围绕“盼”所写的四个小事件中,哪个

事件的描写让你印象最为深刻?(预设:下起雨,盼出门)

  1. 师:为什么这件事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就让

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破译写作密码。

(课件出示:)作者是如何借助这个事例把“盼”的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15自然段,选出写得生动的两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把感受批注在书上。

  1.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1)细节描写表现“盼”

预设:

我从第5自然段一声“妈妈!”中体会到蕾蕾看到下雨的兴奋的心情,因为她终于盼到穿雨衣的天气了。

我从第7自然段“嘟囔”一词体会到蕾蕾对于妈妈不善解人意的不满

我从第9自然段“特别特别不累。”“央求”中体会到蕾蕾想要出门的急切心情。也让我感受到为了能出门穿上新雨衣,蕾蕾可是煞费苦心,一个天真可爱的形象出现在我眼前。

我从“一边说,一边瞟着窗外”这些动作、神态的描写中体会到蕾蕾担心雨停了。

我从第13自然段蕾蕾的话体会到她有些心虚,有些羞愧。因为她知道自己撒谎了。

……

师:这个事例中,最为突出的细节描写是什么?(对人物的语言

描写。)

师:整个事件以人物的对话为主线展开,作者铁凝善于将人物的

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融入其中,这一“组合拳”,把小主人公蕾蕾“盼”的心理活动具体、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小主人公天真可爱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打好细节组合拳”就是我们今天破译的一个重要的写作密码。

师:接下来,让我们完整地读一下这个事件,看看这个事件中,小主人公蕾蕾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思考:哪次对话是不可以删掉的,说说自己的判断及理由。

预设:

我认为第一次对话不能删,蕾蕾看到窗外下起了雨,以为妈妈也看到了,一定会让她穿上新雨衣出门。(兴奋)

我认为第二次对话不能删,蕾蕾在为自己出门争取时间。

我认为第三次对话不能删,蕾蕾想到了买酱油这一方式,争取出门。(央求、急切)

我认为第四次对话不能删,蕾蕾不死心,再一次争取出门的机会。

我认为第五次对话不能删,蕾蕾为了出门,把爸爸搬了出来,可见,她是多么想出门呀。

小结:看来,这五次对话哪一次也不能删掉。因为这五次对话将蕾蕾“盼”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更加充分、更加具体。读者的心也随着蕾蕾的心起起伏伏,令人印象深刻。

(2)景物描写烘托“盼”

师:在这个事例中,你还发现作者有什么隐藏的写作密码吗?

预设:

我从“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

就像在嘻嘻地笑。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住了。”这两句话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到蕾蕾看到快要下雨时的兴奋之情。

师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自然融入到景物中,更具有画面感。自然界的事物本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一旦被写进作品中,就会烙上作者的感情印记。(借助景物烘托心情)

师:文中的这处景物描写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生:不能。这处景物描写可以生动地烘托出我看到快要下雨时的兴奋的心情。

师:看来,你不仅读懂了本文的中心,还破译了作者把中心意思

写具体的写作密码。正如本单元交流平台中所言:在为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板书:重要部分写具体)

活动三:回归整体,感受作者布局之妙

1. 第二天,蕾蕾终于如愿以偿穿上了那件绿雨衣。让我们一起感受小女孩穿上雨衣的愉快心情吧。(生齐读课文的结尾)

2. 思考:既然作者围绕小主人公盼穿上新雨衣写了四个事例,为什么不把其他三个事例也写具体呢?

3. 小结:有详有略,有主有次,才会重点突出。这样的安排也正体现了作者整篇文章布局之巧妙。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的结尾,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整体,再次回看四个事例,感受作者布局之巧妙,体会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重要性。)

活动四:比较阅读,梳理表达方法

师:接下来,让同学们回看本单元的两篇文章,在表达方法上,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

活动五:读写迁移,推进单元任务完成

1.请从下面汉字中选择一个,试着完成写作提纲,看看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出示习作插图)

                  题目:      

中心意思:                                                

写作提纲: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

中心明确

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表达中心意思

2.布置作业:课后,请大家继续修改自己的写作提纲,期待大家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汉字用习作的方式精彩呈现!

【板书设计】

17.盼

得雨衣   盼下雨                 围绕中心选事例

下起雨   盼出门                 重要部分写具体

出不去   盼雨停                  

又下雨   终如愿  

上课教师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单元中每一项内容的安排,目的都指向习作能力的培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习内容的前后衔接,关照单元整体,指向写作策略的习得。比如:导课环节,衔接《夏天里的成长》,学习《盼》的过程中,联系交流平台,学习完《盼》,让学生拿《夏天里的成长》和《盼》的写法进行比较,所有环节的设置,都指向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体现了我们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探索和尝试。

《盼》这篇文章隶属于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习作策略单元,主题为——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的定位与其他单元不同,直接指向写作表达,强调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方法,在学生活动设计时,我主要通过设计以下几种类型的学生活动:

1.理清思路促导思

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借助题目厘清作者写作思路,明晰作者是如何围绕“盼”选取了不同事例的。这样的学生活动,有利于学生对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有利于对问题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2.核心问题探究

为了有效落实“把重要的事例写得具体生动”这一训练重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一个大问题牵动,即:作者是怎样将“盼”生动表现出来的? 学生思考探究活动围绕这一大问题进行展开,大问题问法易于学生理解思考。学生可以结合文本,找到诸多表现“盼”词句,让学生有思考的广度; 也能够深入到这些词句之中,去探究其中的写作规律,有纵向的规律挖掘。最终得出探究结论,落实“语文要素”要求,助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角色朗读促体验

学生通过情景化的分角色朗读,能够揣摩出人物说话时的心理以

及人物的性格。我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对蕾蕾与妈妈的对话的研读,在这段对话情境朗读中,我选择的是不带旁白的方式,这样对话更紧密,学生更需要体会蕾蕾当时的心情,才能表现好。这样的情境朗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表现能力。

活动总结

本单元语文要素有二:其一,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其二,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前者说明了阅读鉴赏的角度,后者道出了习作表达的目标。四篇选文各具特色,文体不同且内容各有侧重,涵盖了景、物、人、事不同方面的描写,同时聚焦“围绕中心意思写”,为学生领会写作方法提供了多种示范,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加深认识。

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此处的表达方法即习作知识。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就是学生要掌握的习作知识。本单元习作要求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就是要求学生将在阅读中学到的习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从知识走向能力,进而转化为个人素养,学生需要经历充分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