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淳真园地>>德育新闻>>>>正文

“我的点点朋友们”——由点到面的学校社工团体辅导活动

发表日期:2018/11/23 9:02:56 出处:江宁区淳化中心小学 作者:admin 有1657位读者读过

            

    1122日下午,精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在淳化小学四年级班级开展了一次我和我的点点朋友们的团体辅导课。这是“反校园欺凌——青少年服务项目”的小组内容之一。

设计本次课的开设背景是源自一个令老师们头疼的暴力小朋友。这个孩子经常因为出手打人而多次被同学告状。据调查,班级九成以上的孩子都遭受过其伤害。后来被送到了淳化小学的心灵驿站(也是精益的社工服务站),社工进行了三次的专业心理干预,通过接纳、倾听、意象对话技术转化了孩子潜意识里的恐惧,融入叙事疗法“外化技术原理,把“如何不再让小暴力影响自己”作为与孩子共同面对的问题来处理,此后孩子的暴力行为频率确实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社工和老师也留意到,仅仅对孩子个人的干预,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班级同学的氛围和看法同样会影响和塑造孩子眼里的自己。

为此,社工开展了“我和我的点点朋友们”的团体辅导课。孩子们在暖身游戏里很快释放了天性,非常的积极投入,几个活跃的身影立刻凸显了出来。

社工借此让几个“积极份子”进行了“我身上的金点点”和“灰点点”的分享。其他的孩子则倾听和补充。孩子们都积极踊跃的补充,有个孩子有许多的个性优点,但当同学们谈论到“灰点点”的时候却哭了。另一个孩子在分享自己“灰点点”时谈到自己“自尊心也很强,有时会因为别人说不好的就生气或哭”,似乎在回应另外一个孩子:其实我理解你。这样的分享让孩子们感受到他人与自己的相似,从而更大的接纳自己的“灰点点”。

社工适时的小结:其实,金点点和灰点点一样都是我们的朋友,金点点让我们感觉更自信,受人欢迎,灰点点则会提醒我们哪里有问题了,我们需要看到这一切。当我们看到他人身上灰点点的时候,意味着他需要帮助,比如你们像今天这样告诉他,虽然他感到难过,但他的灰点点今天起将会让他变得更好。

当社工请到活动背景中提到的小暴力孩子时,班级不少同学出现了一阵唏嘘声。当社工询问其金点点时,他坚持要说灰点点,然后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的“灰点点”,“学习差、写字丑、老打架、踢人、骂人……”,甚至包括一二年级的“罪行”都翻了出来….而再次询问金点点时他低下头咬着嘴唇缄默摇头。社工问大家,听了他说的那么多灰点点,有人知道那他有什么金点点吗?

“诚实!”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的答道。

“跑得快”

“会帮老师做事情”

“会帮助人”

“力气大”

“善于观察”

“……”

这位当初来咨询室时眼神戒备、紧张捏着小拳头的孩子脸上此刻露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明媚神采,或许是因为团体中同伴们的那种质朴善意和感到被接纳的归属感吧。

活动的最后,社工给孩子们发了一张纸片,让孩子们回去想一想自己身上有那些自己最珍视的金点点和最令自己苦恼的灰点点,附上对此次活动的感受,之后可以自由地投递到社工服务站门口的信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