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育技术>>信息之窗>>>>正文

淳小个人课题展示(二)

发表日期:2012/2/27 14:30:03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762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2010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表二)

编号

10jd01604

 

类别

小数

课题名称

《小班化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是指教师改变原来同一作业的模式,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生智能结构的独特性,在设计作业时,考虑作业的层次性,以适应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中,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课题研究在小班人数少的优势下,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差异,设计一定量的作业,其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作业练习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最大限度的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真正起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的。

课题的理论依据或相关政策依据

(围绕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贯穿研究始终的具体理论观点或具体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时代性。)

1、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加德纳的研究表明,智能共有八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人人都拥有这八种形式的智力,但其强弱及熟练程度却因人而异,教师要善待学生的“多元智能”,要尽最大可能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是分层作业的重要理论依据。

2、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朱熹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它也是分层作业的思想根源,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求得共同的发展。

3、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在相同时期每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潜能不同,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造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儿童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掘。这实际上体现的还是“因材施教”的思想,即针对不同的儿童实施相应的教育。这也是分层作业的理论基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充分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把握相关研究的历史、现状及趋势,系统、全面地叙述和评论已有研究的成果、存在问题以与研究的关系。论述本研究的价值或重要性,以及该研究领域面临的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受传统落后的作业观的长期浸染,新课程理念还是游离于教学实践,对作业的处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1、习题形式单调,内容陈旧。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的联系。习题基本上是纯粹的数学题,而所谓的应用题也只不过是通过机械地辨别,模仿即可套用公式或相关的数学模型加以解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题。学生看不到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也不会通过数学化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学生建立积极的、健康的数学观,掌握数学建模方法是极为不利的。2、时间、要求一刀切。大部分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时,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3、对优生来说,作业缺乏挑战性,对学困生来说作业出现太多的错误,让学生对练习产生厌倦情绪,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习题的条件和结论多是单一的、不变的,即所谓封闭的、规范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另外,每个学生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有的是视觉型、有的是听觉型……作业不能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

“十个手指有长有短”,更何况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差异又将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小班化教育要求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个性、多元和适性。因此作为小班化实验老师,要认识到数学作业的布置是落实小班个性化和适性化的途径,要把备作业和备课放在同等位置,更新观念,精心设计、分层要求,让学生喜欢做作业,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快乐和成功,切实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课题研究的目标(概括地说明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预期的状态。)

  1. 通过研究,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努力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以此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水平。

2.通过研究,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提供适合于学生的作业形式与内容,寻找适合小班数学作业分层的教学策略。

 

课题研究的内容(围绕研究目标,逻辑地切分研究内容,表述具体准确,体现关键词的内涵)

1、分层作业的操作模式的研究,如何在教师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有效的实施好分层作业。让作业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2、分层作业的内容研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如何设计分层作业内容。

3、针对分层作业如何做到分层批阅,分层评价。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为什么?表述要思路清晰、主线明确、重点突出,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这一过程。)

研究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10.9-2010.10):通过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2010.10-2011.6):开展数学作业分层布置实践活动,不断总结,修改方案,总结可操作的教学程序。

3.总结、结题阶段(2011.7-2011.10):运用经验总结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完成结题工作。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本课题已有的研究资料,吸收本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

2、调查法:用书面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召开有关学生座谈会进行调查。

3、行动研究法:研究学生对数学作业分层后反应。抓住作业设计中实际问题,提出假设,在实践中逐步发现作业分层设计的规律,掌握作业分层设计的方法,提高作业分层练习的效率

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及预期成果(通过研究,研究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获得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如新观点、新认识等。)

研究的条件分析:1、本人为中学高级教师,本科毕业,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二十多年,被评为江宁区第四届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曾主持学校省编数学教材实验和学校省市立项课题研究,有二十多篇论文在省市区获奖,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的经验。2、学校在2008年秋季被市教育局确定为100所精品化小班实验学校,在二年多的实验中,相继开展了小组学习等课题的研究,形成了较为浓郁的研究氛围,本课题是小班化教育实验的子课题,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

本课题预期成果展示形式主要为课题结题报告、案例和相关论文。

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注:此课题为市级课题,结题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