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活动剪影>>教学感悟>>>>正文

《金子》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5/12/18 9:15:15 出处:本站 作者:陶俊 有702位读者读过

《金子》教学反思

淳化小学——唐敏


   
《金子》是一篇关于梦想的课文,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关于孩子们的梦想我也略知一二,每位同学的梦想都不一样,但仔细想想我确实没有问过他们,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有什么计划,或者说你会怎么去做。拿到课题,我想是给我机会更深的了解他们,在设计一些问题时,我大致能了解哪位学生能回答些什么样的答案,但是不到那一刻,也说不定他会说出什么样的答案,三年级的他们想法应该更丰富了,想到这我更是期待这节课的到来。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彼得说的话进行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脉络。如在初读课文后,让同学们思考:文中的主人公彼得做了那两件事?是那件事让他实现了梦想?学生的答案是种花让彼得实现梦想,既然是种花实现了彼得的梦想也就意味着他的淘金之路失败了,什么原因呢?接着引导学生从自身努力也外界因素进行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彼得的自身的努力,体会彼得实现梦想的艰辛以及彼得面对失败能够总结教训的可贵精神,再联系到要想成功碰运气是不可靠的,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了解彼得是一个吃大苦耐大牢,勤劳能干的人,为以后找到真金作好了铺奠。

让学生以读为本,自主学习。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为了让他们体会主人公遇到困难时的情景,我配了一段音乐,设置情景体会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并把这种感情带入到朗诵中去,以读促悟,通过词语的理解和感悟,引领学生仔细推敲品味,层层剖析,深入思考,体会彼得成功所具有的个性品质,从而达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深层次的对话,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和成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我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不到位设计的内容多却不精上,同学的读略少,应在学生体会到感情的时候多读,再一个,引导学生质疑时没有进一步深入因而学生的回答也不够有深度。教学机智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堂上出现问题时,我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还不够。

    这节课结束多少有些遗憾,很多“我应该……”出现在我的脑海,这节课学到了许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想必我会特别注意自己的不足,争取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