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小学教师培训活动
发表日期:2015/1/8 15:10:28 出处:本站 作者:程建霞 有1201位读者读过
老师------一门崇尚的艺术
江宁区淳化小学 胡玉芳
首先很荣幸今天下午能坐在这个地方与在座各位老师进行这样一次交流,坐在这个地方,我也很忐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在座的许多都是我的老师,希望借此机会能得到各位的指点。
上学期刚刚送走一届毕业班,这个班是我刚工作时接手的班,班上有许多学生是我从三年级带上来的,看着他们从稚气未脱的小朋友成长为现在的初中生,我想成长的不仅只有他们,还有陪伴他们一路走来的我。四年多的工作实在谈不上有多少经验更谈不上有什么成绩,有的只是一些零星、浅薄的体会而已。
你希望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老师?这个问题在我刚刚工作的时候就一直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如今我的答案就是:老师就是一门崇尚的艺术!下面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同大家交流一下:
一、老师——自觉用心的工作
一个好的老师必定是有心的人。而每一位有心的教师,他们的用心都是发自内心的。学生在他们眼里就像是一群母鸡必须守护的小雏鸡。要想教育好你的学生,你必须用心了解他们每一个人。这是我从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她也是小学老师)的一篇日志里得到的启示。
注意到,她对学生的关注,有学习方面的,有性格方面的,有优点也有缺点。她对他们班每个孩子的评价未必完全正确,但是她的这份用心,却是我该好好学习的。这样用心的老师我们身边也有很多。
二、老师——学会管理的职业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管好班级不是易事,使学生成为团结向上的集体更不容易。索性我身边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榜样,从他们身上我学习到了许多:
首先,创设优良的管理环境,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为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我采用班干部自荐和推荐的方式,利用班会课的时间让学生们选出通过公开竞聘、他人推选的方式,最后通过投票产生了班干部若干名,这样的形式不管是候选人还是推荐者都能参与到这其中来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更加积极地以主人翁的意识投入到班级的各项工作中来。
另外我利用淳真卡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激励作用,利用班会课我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淳真卡的得卡途径,形成得卡途径若干条,标准中囊括在校学习生活的各方面,有奖励也有惩罚。学生对得途径熟悉以后,我积极放权,为每个小组的组长配备一本淳真卡记录本,由组长记录组内学员每天得卡的情况,并且组长有权为作业优秀的同学发卡,当一张张卡变成了本子上一个个每天增长的数字时,我相信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在渐渐增强。
其次,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础,从三年级刚接手班级时,我就结合学校的一日常规,为班上学生制定了十条天天好习惯,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自我评价,这十条习惯中包括整理好自己的书包和课桌、衣冠整齐、按时完成作业等等一系列日常行为规范。良好的习惯也是学生成绩的保证,我班从三年级以来每次期末测试各科都能保证在年级前列。
再次,通过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好各项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每学期都会和学生们认真准备一节中队课,从三年级开始,“清明节”、“感恩”、“我是一个兵”、“迎接青奥会”、“争当淳真之星”这些内容多样、主题鲜明的中队主题会,不仅给学生带去了思想上的启迪,更外化为他们行为上的习惯。同时我觉得这些活动都是发现学生、锻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提高团结合作能力的良好契机,使我们班拥有了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正气。以上累积的材料,让我们班获得了2011-2012年的学校特色班级称号。
第四、开展班级特色活动。为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今年我利用每周一次的社团课向同学介绍好书,交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模仿中央电视台的汉字听写大会,在班级也搞听写大会,巩固学生基础的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老师——学会反思的职能
(一)忽视——一种特殊的关注
班上有一个小男孩,今年12岁,平时聪明顽皮,活泼好动,但就一项最令我头疼——不写家庭作业或是糊弄了事地随便乱写。对于他的这个问题,我可谓想尽了各种办法——谈心、批评,甚至是联系家长(家长都平时工作比较忙,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的他们,对孩子的督促和辅导难以到位),最终这些方法无一奏效。一时之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解决又怕其他同学“效仿”,无奈之下,我只得指派专门的同学帮他记录家庭作业,而我每天早上到班第一件事就是询问他的作业情况,而他一旦没有做好,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不仅我如此做,英语、数学老师也是进行对他进行轮番“轰炸”,只为能“警醒”他。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业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他反倒练就了一身“刀枪不入,油盐不进”的“本事”。
这样的学生估计不会是我班上的个例,我相信在座的许多老师都遇到过这样令人头疼的学生,似乎你关注越多,效果越差。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停下来,换一种思路呢?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关注”绝不仅仅是用双眼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不放过孩子的每一次错误,有时“忽视”也是一种关注,一种特殊的关注。“忽视”在孩子犯错误时,能培养他的自省力。犯错后的唠叨教育是最让孩子心烦也是无效的。而有意识地“忽视”他的错误,给他时间、给他空间,让他自觉纠正错误行为。“忽视”,是一种无言的教育,督促儿童对错误言行反思。“忽视”,不是漠视,无视,鄙视,更不是忽略孩子。细细品味“忽”字,上“勿”下“心”,这就提醒我们切勿只用眼关注儿童而不用心,同时也告诉我们关注儿童不要太匆忙,少一点匆忙才能多一份耐心,关注孩子,讲究方法。
(二)、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
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不知道,在座的老师,是不是和我有一样的体会:诗中的这只“小蜗牛”就是我们班上的个别“困难生”。这一类学生学习态度没有问题,只是由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慢,因此通常跟不上大多数学生的节奏,久而久之就成了行动缓慢的“蜗牛’。
对待这样的学生,我想各位老师或许能从这首小诗的下半段中得到启示: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慢下来,牵着学习困难的孩子,顺应他们的速度,调整我们的步伐,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寻求自己前进的节奏,而不能一位抱怨他们的慢,更不能因此就放弃了他们。慢下来,找到彼此默契的前进节奏,前方就会有满满的收获等着我们。因为无论是“千里马”还是“小蜗牛”,只要方向是一致的,总会到达同一个终点。刚刚毕业的学生中有一个小男生,六年级刚分班时语数外三门没有一门能及格,但是一年以来,我们语数外老师都没有放弃他,最后毕业考试的时候,三门全部及格。
以上的两点体会都来源于我班真实的个例,我把这两个案例写成了两篇教育叙事,分别是《忽视——一种特殊的关注》、《蜗牛钱我去散步——以为学习困难生的转变》。
四、老师——不断充实的宝藏
一个不爱学习的老师是很难教出真正爱学习的学生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作为老师他不仅是道、业的传授者,自己也应该是学习者,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不同孩子的要求,也才能真正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今年五月我去江苏大学参加一个班主任的培训,在培训期间,数位为我们讲课的名师都提到了一点,那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跟得上学生的步伐。今年暑假我去参加了微课的培训,在培训期间,我听到了许多新名词、新理念,一时间我自己感觉与外面的大千世界缺少了许多必要的“沟通”以至于自己“落伍”了。我反思其实我学习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向身边的老师学,可以通过外出的培训学,也可以通过书本。
学习的机会有很多,但学到的东西很多时候我都没能及时地总结,这也是今后要好好改进的地方。
五、老师——家长信任的堡垒
要教育好学生,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我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坦诚相待,使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通过家访和电话沟通的方式同家长交换意见。我直接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几乎所有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我便从家长最关心的学习问题谈起,帮助家长共同对待孩子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同家长达成共识,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想这样一道填空题答案没有标准答案,总之在我眼里,老师就是一门崇尚的艺术。我相信在座的给我一定答得比我好,做的比我好。
以上是我个人的理想,更是我今后要不断努力的地方,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一如既往地给予我帮助和指导,最后感谢各位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