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国旗下讲话
发表日期:2014/9/15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胡玉芳 有818位读者读过
第三周国旗下讲话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年的5月30日,儿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了该校的主题队日入队仪式,观看了少先队开展的活动,表达了对少年儿童的美好祝愿。在参观期间,习总书记对民族小学全体师生,同时也是对我们全国的少年儿童提出要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老师们、同学们,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一所学校的蓬勃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就是其中最深沉的力量。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这些精神财富,发展到今天,就是现在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什么是核心价值观?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24个字,那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那我们少年儿童如何才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习近平总书记也给全国的少年儿童提出了16个字的要求,他希望我们同学能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记住要求,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让它们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
心有榜样,就是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
从小做起,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累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少年儿童不可能像大人那样为社会做很多事,但可以从小做起,每天可以想一想,对祖国热爱吗?对学校热爱吗?学习努力吗?在家孝敬长辈吗?尊敬老师吗?关心同学吗?等等。每个人的生活总是由这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养小德才能成大德。
最后一条要求就是接受帮助,就是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一个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总是在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同学正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尤其需要得到帮助。不要嫌父母说的多,不要嫌老师管得严,不要嫌同学管的宽,首先要想想管得说得对不对、是不是为自己好,对了就要听。有些事没有做好,这不要紧,只要意识到、愿意改就是进步。
最后希望我们的老师们、同学们将核心价值观记在心中,对照16字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