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活动剪影>>个性天地>>>>正文

体验式德育案例分析

发表日期:2014/5/13 17:30:49 出处:本站 作者:朱敏 有895位读者读过

适用对象:小学中高年级

设计理念:体验式主题教育活动是一种崭新的德育形式,它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体验者树立崭新的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从而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活动目的:教会孩子如何体谅父母,感恩父母的想法,让孩子们在感动中走向未来,在感恩中走近父母。

活动准备:调查问卷的设计,歌曲的选取

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过程:

我是一名刚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的新老师,跟孩子们接触自然成了我做班主任后的重中之重。在一段时间的接触中我发现,班里大多的孩子都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爷爷奶奶的溺爱使得他们娇气十足。而爸爸妈妈的常年在外,使得他们与父母之间感情淡漠。代沟、距离,使得多数孩子对父母的爱知之甚少,在外奔波劳碌的父母对此毫无对策,正处在成长期的孩子对此丝毫未觉,在如此状况下,我便萌生了教会孩子如何体谅父母,感恩父母的想法。在这个想法的驱使下,我召开了一节以《感恩的心,感谢父母》为主题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

在活动开始前,我先在班里做了份问卷调查,内容是有关父母生日、喜好、鞋号等基本问题的。由于学生是在毫无准备的前提下被调查,因此,调查结果具有很强的说明性。在参与活动的全班三十九名学生中,竟有十人完全不能动笔。孩子与父母间所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不亲密,源自于不了解。要感恩父母,首先要感知父母,要对父母有一定的认识、了解,要对父母的付出有所认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对活动做了如下设计:

1.感受我们的来之不易。让孩子们以咬手指来切实的体验疼

痛,孩子们从没想到过,他们是在妈妈忍受了如此大痛苦的情况下带他们来到世界上的。所以父母养他们是应该的想法取代了他们从一出生就亏欠父母的想法。体验疼痛过后,对父母的伟大,他们有了新一步的认识。

2.演一演心中的父母。在一些孩子的深情演绎后,很多孩子在别人的表演中看到了自己。他们小声的在那鸣不平,言无辜;都在那抱怨父母只看重成绩,不了解自己。随机抽选同学发言,让他们说说自己对类似事件的看法,无一例外的都是埋怨父母的严格,以及自己的痛苦。父母真的是只为自己吗?你们有理解过父母吗?这个问题呼之欲出,因此下一环节顺理成章。

3.听一听父母的心声。配乐朗诵,引用台湾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抒情散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来道出千千万万为人父母者的心声“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强烈 10 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孩子,我多么不愿打你,可是我不得不打你!我多么不想打你,可是我一定得打你!这一切,只因为我是你的母亲!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吗?”

从这样简单文字里,孩子们听出了为人父母者的百般无奈。由于这些话是孩子们在不设访的心态之下来静心倾听的,他们没有抵触心理,因此其效果明显高于父母们在教育过后的苦心说教。有的孩子的确因为挨打挨骂而痛恨父母,可是这个时候他们很清楚地明白了父母在打骂他们的时候的那种心痛。他们听出的正是全天下为人父母者在打过自己孩子后的所思所想,并能体会到那毫不夸张的说,简直就是打在他们身上,疼在父母心里。体验效果和前一小品演绎效果形成鲜明对比,对心灵产生了不小的震动。

随后在此基础上提问,引发深一步的思考:我们的痛,我们的感受有父母一起承担,可父母的感受我们有体会过吗?你能感受到父母在打骂过你之后的心情吗?谁能告诉我,你父母在打过你之后都做了些什么样的补偿。

问题提出后,孩子们不再一味的去述说自己父母的不是,而是静下心来仔细的思考。其实细心找,他们都不难发现,父母强权后的补偿总是出现在他们的身边。也许那补偿它小得不起眼,小得平时根本无法觉察,但这个时候的他们却能体会,那代表着父母的一份良苦用心。

1.算一算感恩帐。在体会到了父母的感情后,再来算一算感恩帐,直白的数字会带给他们很直观的答案。

    在孩子们拿笔计算自己一个月的学习用品费、生活零用钱、生活费等各项花费时,超出他们想象的庞大数字告诉了他们父母的爱。他们从自己的花销在全家总收入支出比例中所占的比例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论他们的父母赚多赚少,父母的辛苦所得大多花在了他们身上。这个数字很明白的敲醒了那些认为父母和他们只是金钱关系的孩子,让他们知道了他们才是家里的消费大户,他们才是父母辛苦挣钱的原动力。这个时候再来说,无论父母是否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无论他们是否打过我们,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的最爱就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了。

2.感一感父母言。在孩子们经历了前面一系列的心灵冲撞后,这个时候再来听听他们的父母所要对他们说的,势必就会取得不同一般的效果了。

一段段平实的话语,一句句温馨的祝愿,平安、健康、快乐、幸福,这些字眼无时不刻的不在撞击孩子们的心灵。他们将过去的生态阅历、未来的生命梦想都收摄于当下的心灵震撼,进入了心灵世界,当然就能诱发生命感动。听到了自己父母感言的孩子,无不落下了感动的泪水。此时不再存在别人父母和自己父母的差别,在他们的心里,所有的父母都一样了。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想说的话,对父母感恩的话,那些源于真实感受的内心话语。

父母此时不再是他们谈之就厌烦,就满腔怨言的对象,而是真真正正、发自内府的感恩对象了。通过了这样一系列的引导思考后,通过了这一系列的自身体验后,他们的感恩之情呼之欲出。这个时候说也许就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感情了,因此提醒于课堂完结时,做一做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一种感恩的表现。生活中的小事,学习上的进步,这一切都列入了努力的范围,为孩子没的奋斗指明了方向。

最后在歌唱父母的歌声中结束本次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感动中走向未来,在感恩中走近父母。

活动反思:

众所周知,教育要发展,德育要先行。在这样一个高速进步的时代中,德育的方式逐一变得多种多样,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体验式主题教育活动是一种崭新的德育形式,它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体验者树立崭新的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从而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体验主题教育活动是直接指向班级管理和学生身上存在的真问题,是针对于学生自身的,所以教育活动能在学生在不设防的心态之下,进入体验之境,体悟自己的行为,在对话与反思中澄明思想,提升道德境界。它是一种新型的适合现代教学的德育模式。

体验式德育不是由教育者强加给受教育者的,而应是由体验者自己在三重生态关系中养成的。在体验教育活动中,体验者经历着感情触动——眼界打开——心灵洞开——生命感动——美善意识涌流等教育与成长历程。“体验是无害的,只有真真正正体验过才能体会其中的甘苦!”真诚的希望我们能通过体验这一载体,创设和谐美善的育人环境,引导学生用心灵去体验,用心灵去感动,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时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