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活动剪影>>活动剪影>>>>正文

转载:“十六字”吟----也谈课堂教学评价

发表日期:2008/5/17 15:56:19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658位读者读过

2008年春,区教研室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局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有教”向“优教”转化的要求,制定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和《听课笔记》,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大事。但在理解、把握、操作时遇到了一些问题。借此,谈一点个人看法,与大家共勉。

我的看法是:不管是听课者还是被听课者,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时都要牢记十六个字“依据课标,立足学情,借托教材,着眼发展”并要反复“吟诵”形成共识。下面简要阐述之。

依据课标。要评价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而且只能一个,不能多个标准。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评价一堂课的是和非、优和劣、高和低的时候,唯一的标准就是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这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1912年1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教育部就颁布过《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该词沿用了约40年。新中国成立初,也颁布过《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1952年后总纲改称为《教学计划》、后者改称为《教学大纲》,该称呼又沿用了近50年。进入21世纪,总纲又改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学大纲》又变回原来的名称《课程标准》。名称相同但内涵不同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遵循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观念和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和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评价手段等诸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过去的《教学大纲》提出的是最终的也是较高的一种理想境界。现在的《课程标准》小学是按低、中、高三个年段,初中是按三个年级提出要求,既具体又易操作,既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又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严格地说不了解、不熟悉、不掌握《课程标准》的人,可以参加听课,但无资格参加课堂教学评价。

立足学情。这句话有两层意思。首先,要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牢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文化素质三个层面的情况必须掌握,做到目中有人、全局在胸。只有这样,目标的确定、过程的设计、方法的选择、情感与价值的把握才能有的放矢、落到实处。其次,要把传统的“以教评教”转变为“以学论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得怎么样要由学得怎么样来检验。因此,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热度、合作学习的效度、探究学习的深广度就应该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时要加大“权重”突出这一点。

借托教材。教材是由专家编辑、经一级组织审查后供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师称为教本,学生称为课本,习惯称为教科书。它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编辑的;它从教育目标出发,注意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兼顾年级间和学科间的衔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理科常按直线式编排,文科常按螺旋式编排,可见教材很重要。但不管其有多么重要,也仅仅是我们要实现目标的一个“媒体”,拿叶圣陶的话讲是我们要实现目标的一个“阶梯”,借助于它以达到目的。因此,教师不是简单死板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学生不是被动机械地“学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学”。课堂教学中教和学的艺术水平在这“用”的过程中尽情展现。

着眼发展。这句话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问题。目的有三个: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不断向“优质”发展。三个目的不是并列的,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故后两个发展服务于第一个发展。这是我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后的体会。据此,我们称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评价为“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关于教师发展想多说几句。课堂教学评价的确有“甑别和选拔”功能,如好课比赛。但常规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淡化这一点,应该善于发现优点,给以充分肯定;勇于揭示不足,提出积极建议;尊重教师自评,听取学生反映。学校各级领导参与时,忌用行政考评的方法来取代课堂教学评价。

四句话十六个字很简单,但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艺术性、目的性四大问题。在这四大问题上若能形成共识,我想将会有效地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