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教师学习>>>>正文

转载《赴启东中学学习感悟》

发表日期:2014/1/6 7:42:19 出处:本站 作者:蒋劲松 有982位读者读过

江宁教研通讯

20131268日赴启东中学学习感悟专刊)

主办:江宁区教研室

 


赴启东中学学习感悟

127,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暨基础教育研究院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联合主办的“2013全国普通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在启东中学举行。区教研室、区名师发展工作室及时组织部分高中教师代表前往启东中学观摩学习,现将参会教师学习感悟汇总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感受教学文化  共享思维火花

——观摩“2013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教学展示交流研讨会”有感

(区教研室  龚颖潮;东山外校  顾备战;天印高中  李道武;秣陵高中  林秋成)

雾霾中的周末,我们有幸参加了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暨基础教育研究院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联合主办的“2013全国普通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虽然一路奔波,但是还是有些兴奋的,因为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是一所有名的神奇学校——启东中学。因此,在途中就制定了这次学习活动的目标,学习先进的教学策略,感悟纯真的教育管理,为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找准方向。

简单的开幕式过后,就是聆听任鹏杰的《教育观察:同课异构与价值辨认》和雷鸣的《中学教研的方法、表述和视角》学术报告。报告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任教授从教育是决定一个人生活质量的手段引入,从同课异构的同在哪里、异在何处进行分析,从价值定位是一堂课灵魂的高度强调了一堂课中价值辨认的意义,让人深省。雷教授从中学教研的三个问题引入,介绍了中学老师进行教研的一般步骤,进行了老师教研方法的介绍和教研表述的技巧。“所有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抱负和担当”为中学教学和教师教科研指明了方向,激活了思路,提供了动力,补给了能量。

在听课环节,我们共学习了江苏省启东中学资深名师吴伟丰、江苏省海门中学冯鹰、河北省衡水中学郝占伟三位老师展示的高二化学《原电池》的同课异构展示,三位老师在基于让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形成条件等重点知识这一学习目标引领下,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渗透科学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实现能力的达成,给人感受颇深。吴伟丰老师注重情景引入,巧妙设疑,注重探究细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生成知识并提高能力;冯鹰老师注重启发,在实验探究中促进学生知识自然生成;郝占伟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实验和问题打通了学生对于原电池抽象原理的理解。在这三位老师的教学中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我们听课学习的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种“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引发了参与者智慧的碰撞。

这次观摩,让我们既看到了探究课堂的常态和教师高水平的引领,也体会到了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出发,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的理念。

倘若不能精彩,但须做到精当

江宁区教研室   王必闩

127,记忆中整整十年,有幸再次走进启东中学,领略全人教育,感受特色课堂。由陕西师大出版总社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主办的“2013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教学展示交流研讨会”正在这里举行。上午,在简短的开幕式之后,聆听了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主编任鹏杰先生的报告《教研观察:同课异构与价值辨认》。虽然讲座时间有限,但其中的几个观点却引发了我的思考,即“同在哪里?——同在目标;异在何处?——异在过程”以及“上课评课的五个‘怕不怕’—— 怕不怕被质疑靠不住;怕不怕被质疑有悖教育真谛;怕不怕学情研究落空;怕不怕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弱化;怕不怕学科观念被质疑”等。可以说问得精彩,点得到位。

的确,课堂教学永远是一个说不完也谈不尽的话题。“同在哪里?异在何处?”似乎已经有了答案。那么,何为“课”?又如何“构”?在我看来,“课”字是由“言与果”两部分组成,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即说什么,谁来说,我觉得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师生互说。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说出道道来,要注意说的广度与深度,也就是“果”。而“构”字也可以理解为这样两个部分,即“木与勾”或“材料与联系”。一节课,有很多素材可用,那么,是不是材料越多越好,显然不是,这就需要教师认真作出选择,用哪些材料,不用哪些材料,必须心中有数,我想其基本依据不外乎是课程标准,换言之,那些与课标联系紧密而且说服力很强的素材应该在我们课堂教学的首选之列。

至于五个“怕不怕”,又让我联想到目前我们的课堂上至少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六个“假”。第一,假鼓掌。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总是有意无意的提醒全班同学应该给某某同学的表现来一点掌声,我不明白,此时是不是鼓掌为唯一或最佳表达方式,但我知道只有发自内心的掌声才能让人生发感动,经久难忘。第二,假表扬。在课堂上,我们总能听到无论某某同学回答正确还是错误,老师总会情不自禁,实际上是言不由衷地说出“好,很好,非常好”之类的话语,听起来让人开心,其实不然,随口说出或很容易得到的东西不可能珍贵,充其量只是一个廉价的赠送品。时间久了,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胃口,甚至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第三,假问题。只要我们听课时稍加留意,不难发现,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不仅随意,无章可循,而且自问自答,重复出现。其实际效果可想而知,必将招致学生的反感与生厌。第四,假提问。看起来,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提问学生,其实,教师喊人提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常常仅仅局限于少数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有的干脆按照座位顺序请学生起来回答。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后的提问,不可能产生理想的效果。第五,假讨论。在课堂上我们总能见到这样的场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说现在你们可以前后左右讨论一下,于是学生们也很配合就叽叽喳喳起来,至于他们是不是在讨论,或者交流到什么程度,到底有没有效果,恐怕只有学生自己知道,其随意性形式化再明显不过。第六,假感悟。在很多学科尤其历史课堂上,教师往往最后都会设计一个环节,那就是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对我们今天从事什么什么都有哪些启示或感悟?不可否认,有一些感悟效果不错,但印象中大多数都牵强附会,缺乏说服力。有时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我们非要人为地将历史与现实强加在一起,为什么就不能给学生一点自己思考的空间?类似这样的“假”还能举出一些,但这不是我的本意。只是提醒我们的课堂还是少一些花哨与形式,多一些朴实与内涵。

本想将三位教师的课都学习一遍,课题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5  两极世界的形成》。上午,第四节课因为两位老师同时开课,我只能选其一。开课的是江苏泗阳中学的一位年轻教师,应该说基本功比较扎实,听完后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清晰”。无论从课件呈现还是导学案设计来看,教师紧扣课标中的两点要求,展开教学过程,同时运用图表等形式将本课知识结构直观呈现给学生,帮助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足之处,感觉其对教材重要概念与知识点的挖掘与解读还不够到位,似乎还缺一点火候;图表虽然直观但又感觉有点繁琐,甚至眼花缭乱。殊不知,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大道至简。  

下午,开课的是河北衡水中学的一位教师,直观感觉这是一位年轻的老教师。说实话,整节课并没有多少浮华之处,但感觉真实,设计精当,表述严谨,素材的选择、概念的解读均很到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追问”。教师通过不断的追问,引导学生思考,而且善始善终,无不折射出为师者的自信与从容。最难能可贵的是教师还敢于留出一定量的时间让学生当堂提出问题,相互质疑,共同解决。曾记得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总觉得基于问题的教学必定有趣,最终有效。若于此,这位老师无疑做得到位。

是的,同课可以异构,但殊途必须同归,那就是课标必须明了,目标必须达成。关于课堂,再多的谈论不嫌多,再高的要求也不为过。关于教学,可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也许你做不到精彩,但必须力求精当。如此足矣。

带着收获,迎着朝阳,踏上归途,我们将继续耕耘在教学的田野上。不为别的,责任与目的使然。

 

江宁高中学习感悟

学一次,长一志,记一世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孔素琴

1278日两天,我有幸跟随江宁区教研室团队来到江苏省启东中学,参加“2013年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时间虽短,但确实学到了很多。工作已近十年,曾经的教育抱负已在生活的琐事中慢慢淡去,每天过着轱辘转的日子,为了工作而工作,缺少想法与冲劲,似乎进入了个人职业发展的“瓶颈期”。专家的引领为我点亮了一盏灯,催我前行,激励我在教育这片沃土生根发芽,重燃热情。研讨过程中有三句话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敏感的角落,让我思绪万千。

一、教育是一门缺憾的艺术

这句话是在8日下午评课交流时来自南通市教研室的陈林森老师主持交流时的开场语,他的意思是任何一节课回过头去看,或多或少存在瑕疵,希望讨论交流时各位老师能更多地说存在的问题。这句话我印象深刻,我在李镇西老师的著作中读到过,老师说“都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那是因为电影一旦拍摄完毕,就很难再修改了。其实教育何尝不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呢?”的确,教育中如果出现了失误,是难以修复的,尤其对学生而言。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教育过程中改进我们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方式。但对学生而言,每位学生都只享有一次中学时代的教育,教师教育的失误可能给某位学生或某一届学生带来不良的后果,这种后果是难以弥补的,更是不可逆的。如果这种教育失误是对学生自尊、人格的伤害,那将会伴随他的一生。教学也是如此,准备不充分的一节课,很难达成教学目标,课堂效率大大降低,这是学生的损失,更是教师的遗憾。

二、没有经过反思的生活没有意义

工作十年一路走来,顺风顺水,一直告诫自己“勤奋做事,踏实做人”,内心还是非常要强的,不甘心落在人后。可一直以来,做得多想得少,写得更少,教科研发展是自己的一大短板。今年申报“南京市第八届优秀青年教师”遭淘汰,就是由于教科研成绩与同行间的差距太大。这是十年来工作发展中对我打击最大的一次。痛定思痛,关键在于自己平时对教育教学反思太少,积累太少。

任鹏杰教授的这句话“没有经过反思的生活没有意义”,再次刺痛了我,让我转变了观念,认识得到了提升。不能为了外在的需要而教科研,不能为了教科研而反思。反思应该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一种个人习惯。相信有了这份志向,在未来的教科研上我定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三、课堂教学需要价值引领

什么样的课才够得上叫好课?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次在启东中学我听了两节同课异构的地理课。一节是江苏省启东中学的高级教师朱兰萍老师上的,一节是江苏省昆山中学的特级教师陈炳飞老师上的。听完两节课,第一印象就感觉陈炳飞老师的课更胜一筹,更吸引我。朱老师的课设计精细、缜密,材料丰富多样,学生探究活动很多,但总有种感觉缺少灵气。学生不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教师导演下的演员,课堂教学成了教师导演的一幕剧,这幕剧没有跌宕的情节,很难吸引住观众。陈老师的课在“各抒己见”这个环节的安排让我出乎意料,他给学生提供媒体报道的关于前不久“中国捐赠菲律宾”事件的材料,让学生讨论是否应该捐赠。初想,这个环节似乎与教学内容没有多大关系,可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联系任鹏杰教授的讲座“课堂的灵魂必须是价值定位”,我由衷地钦佩感叹陈老师别具匠心。陈老师对时事有争议的问题不妄下结论,而是让学生思考讨论,从知识的层面上升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层面,这才是真正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这个层面是平时在教学上我所欠缺的,是值得我学习、铭记于心的。

由于时间所限,写作表达能力所限,内心诸多的感受和情感难以一一表述到位,总之一句话“学一次,长一志,记一世”。

启东中学学习体会

江宁高级中学 谈素梅

这次学习的最大体会是课堂教学理念的学习:

课堂教学的价值在哪里,“知识不是智慧,事实不是智慧,知识在生活中的恰当应用才是智慧。”同课异构中哪些是可以“构”,哪些必须是“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理念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但有一个东西不能变,就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教学如何评价“教师教了什么,教师怎么教的,教师教得怎么样”要以“学生学了什么,学生怎么学的,学生学得怎么样”来评价。“课堂教学不是学生配合教师,而是教师配合学生。”

教科研要以自己的课堂观察和教学实践为基础。教堂教学中有真探究,而不是头脑中已有了现成的标准,再对照标准去找,这样的探究不是真探究,而是假探究,课堂上的真探究是不给学生限定条条框框,让学生有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在随后听的两节化学课中也让我真正学到了什么是课堂上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启东中学老师在突破难点时设计了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讨论、交流得出答案给了我很大启发。在衡水中学老师的课上,我看到了完整的一节学生探究课是怎样的,短短的40分钟,让学生经历了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完整的几个过程:提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探究——收集数据——解释结论——表达交流。

    通过此次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在我脑海里又再次清晰起来。我想也会为我后面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怎样的历史课才是一节好课?

江宁高级中学  陈兴莉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于这一理念,我想新课程背景下的一节好的历史课它应该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面向每一位学生和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此次参加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同题异构战士交流研讨会让我受益良多,在观摩听取了黄静、孙玉静两位老师的展示课后,我一直在思考怎样的一节课才是一节好的历史课?我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有以下的特点:

1.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具有创新性。

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使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有明确的共同指向,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在创新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确定创新性教学目标。如果没有创新性教学目标作统帅,那课堂教学是不可能有创新的。

2.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合适他们的教学方法,并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就这一点来说,才是一节有意义的课。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提倡拉近历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创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认识和探究历史的氛围,而不是让学生消极被动地去记诵历史。

当然,不管你用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地自主学习的时空;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样做了,当然也就是一节好课了。

3.一节好课,它还应该是教师为学生构建的和谐、民主、自由的生态课堂,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好的课堂应当是,能够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而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完全依靠讲故事、做游戏或生动的情景来创设。教师形象生动、富于智慧的语言,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一个激起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究活动等等,都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形成技能,同时也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

当然,不管你用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地自主学习的时空;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只用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样做了,当然也就是一节好课了。

 

同 课 异 构,异 曲 同 工

——赴启东学习有感

江宁高级中学 汪久佳

1268日,我参加了在启东中学召开的2013全国普通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聆听了课改专家任鹏杰和雷鸣教授的两场微型讲座,总体感受是既有理论层面的高屋建瓴,又有实践层面的具体指导,收获颇丰。随后我听了启东中学和海安中学两位年轻教师开设的《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过程》同课异构公开课,特色鲜明,深受启发。

第一节启东中学王丽芬老师的课,围绕着光合作用的探究发现史一探到底,并把该过程分成了初步探究和深入探究。初步探究主要将发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等实验交由学生对照教材和学案自主完成,在此基础上说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而深入探究则将鲁宾和卡门实验、希尔实验、阿农实验的实验过程及结论一一呈现,带领学生细究光反应的具体反应、场所及条件;对于卡尔文实验,教师只简单呈现文字材料,由文字材料概括暗反应发生的具体反应,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希尔实验的装置继续探究卡尔文循环的场所及对光的需求,预测可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构建光合作用过程图,并对光反应和暗反应作了比较。王老师原本还试图安排学生尝试设计探究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必需原料,可惜由于时间原因,本环节未能完成。

第二节海安中学陈云老师的课,首先请学生阅读课本,合作完成表格,由学生来重温历史。接下来即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由学生根据教材中鲁宾和卡门实验合作设计实验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展示汇报的基础上,分析构建光反应的过程模型。随后教师提供了卡尔文实验过程及结果的相关背景资料,学生继续合作探究暗反应的相关过程,经交流讨论后构建暗反应的过程模型。最后,教师安排学生自主构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模型,此过程由于时间所限,同样未能最终完成。

任鹏杰教授提到,同课异构,同在目标,异在过程。他认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与方法(程序、策略)在时间、空间里的展开过程和展开状态可以变,可以个性化,可以特色化,可以不相同,但课堂的价值定向,课堂的灵魂,学生在课堂上最应该学到的,应该是相同的。细究我听的两节生物课,应该说,两位老师对教材文本的处理、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各有特色,如王老师设计的基于希尔实验的资料分析以及利用该实验装置由学生探究暗反应的场所让人感觉颇有新意,而陈老师将鲁宾卡门实验和卡尔文实验巧妙改造成探究实验,交由学生充分讨论,进而进行模型建构,也让人印象深刻。但两位老师的课还是有着很多的共性。比如,从教学目标角度来看,两位老师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落实,更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利用科学家的探索历程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目标明确具体,课堂落实也比较到位;从把握教学起点角度来看,两位老师找的都很准,由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一部分,故对于这部分知识两位老师基本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花费的时间也不多,注意了初高中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让新知识有效嫁接在旧知识上;从学生活动的设计来看,两位老师都特别注意落实新课堂理念,安排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侧重思路的引领与方法的指导,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从问题的设计来看,两位教师的提问都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教学设计迥异,但我想,她们都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启迪和生成了学生智慧。特别想指出的是,这两节课上虽然老师安排了各种合作讨论,但我们并未看到表面上热闹非凡的那种闹哄哄的课堂,反而是学生的讨论能很清晰地传到听课老师耳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启东中学学生的高素质,这或许也能给我们些许启示吧。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呢?任鹏杰教授讲座中的这段话让人振聋发聩,激人警醒,特摘录于下,以此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

准确教学,透彻理解,有可靠知识的课堂——不务虚;

生动活泼,学来生趣,有特色魅力的课堂——不僵化;

交流问题,解决问题,有方法启迪的课堂——不空悟;

协商思想,服务生活,有价值引领的课堂——不失魂;

互动参与,激活差异,有公民文化的课堂——不独裁;

质疑批判,追求真理,有人格担当的课堂——不盲从;

学情为重,据学论教,有评鉴改进的课堂——不失责。

 

启东之行有感

江宁高中  陶晶

这次赴启东参加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听了两节课,观摩了学生的跑操做操,聆听了多个专家的讲座,可以说收获颇丰。感触最深的:启东中学的学生朴实刻苦、训练有素、数学素养高、基础扎实。将会激励我在教育生涯中不断努力的雷鸣主编引用的一段话:无论中国教育怎样,请记住:你站立的是中国的讲台;你怎么样,中国教育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教育便是什么;你有思想,有担当,中国教育便有希望。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马小为社长的一个观点对我影响很大:一节科学课堂,也可以教会学生“做事必须讲规则”,学习是“为了消灭无知,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更好地生活”。

2013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同题异构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培训感想

江宁高级中学  周复忠

127在区教研室组织领导下我区百余号中小学老师乘两辆大巴前往江苏省启东中学参加2013全国普通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尽管雾霾严重,寒风凛冽,但由于一心想亲眼目睹名校启东中学的风采,更抱着对同课异构课堂的期待,所以心情依然很激动。

    第二天的活动安排可谓充实,先是听了中教参两位资深编辑任鹏杰和雷鸣教授的讲座。任鹏杰教授讲座的主题是《教研观察:同课异构与价值辨认》。听完讲座我对同课异构的同在哪里、异在何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就是同在“目标”,异在“过程与方法”。一堂课的灵魂必须是价值定位,而任教授对价值的理论阐述让我顿感升华。最后教授提出三点反思至今仍在我脑海回荡。反思一,何以应颠覆“教师主导”的理念?反思二,教师知识:何以必须着重“教学转化”难题?反思三,教师评价,何以应站在教育高度审视学科课堂?雷鸣教授讲座的主题是《中学教研的方法、表述和视角》,听完讲座我对什么是教研,教研于中学教师的意义等认识更加深入。另外,通过讲座我还熟知了中学教研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一般表达形式。雷鸣教授也介绍了有关课程的知识及课程改革的现状,呼吁一线教师应站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这使我感受作为一名教师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下午是两堂同课异构课,课题是《变压器》。第一节课是南通中学徐海居老师上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师对教材、对知识的挖掘非常深入,学生思维深度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同时精彩的演示实验和合理的分组实验也是本课的一大特色。实验导引单上呈现坐标纸的这一细节也给我留了深刻的印象。当然我也觉得某些地方的处理值得商榷,如K=1的分析,实验结论的分析得出等显得仓促、有蜻蜓点水之嫌。第二堂课是泗阳中学卢伟老师上的,卢老师在实验教学中非常注重事实,在当堂实验中是不能完全得出答案的,这时卢老师就适时地给出了理论推导。卢老师对某些知识精炼的总结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对变压器原理:变电生磁,变磁生电的总结。但是,卢老师的课也有收的过紧的不足,如实验设计,按照新课程理念应放的更开些,让学生去进行充分的探究。

我一直有个感觉,目前所谓的新课程的课堂其实和真正的新课程理念还是有不小差距的,这并不是上课老师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理念。我想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还没准备好。学生是习惯了被“填鸭式”的学生,老师没时间准备或不想准备,新课程要求老师课前大量投入,而当前老师被课务、论文甚至琐事所累没时间准备,新课程要求老师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自我要求之外还需外部动力、甚至整个教育界的氛围去带动。第二,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还受限于当前的评价机制。有老师担心新课程课堂会拖慢教学进度,从而会影响教学效果。其实未必,但老师本人、甚至学校都不敢尝试,因为不老师还是学校都不愿承担教学效果可能差的结果。其实,现在的研讨课、观摩课、赛课等的评课何尝不是如此,由于评课老师的理念不同或对新课程的认识不同,造成对同一节课的评价可能截然不同,所以这些课有时都是一个模式,往往缺少授课者对课题的个性化认识。

最近好消息传来,中央拟改变教育的评价机制,我想有了这个根本性的改革,真正的新课程课堂一定会很快到来。

同课异构与价值辨认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胥阳

长途跋涉到启东中学听课,听三节同样的课,但却是不同老师所展现的课,很荣幸,听完课之后,对任鹏杰先生的《同课异构与价值辨认》认识更加深刻。教育是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社会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当教师好啊,教师是让这个重要因素发挥作用的人,是教育变革的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就此而言,所有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抱负和担当。为此,教师个人在教学中的目标,就应该不断推进,直至与社会(世界)的改善联系在一起。

    要担起实现这个目标的责任,老师们就得不断更新自我,变得更有活力、更有胜任力。探索,正是让我们变得更有力量的发动机。我们今天用同课异构观摩研讨方式来探索特色课堂,目的就是要发动和壮大这种力量!

按照旧的模式评价此三节课,应该都是比较精彩的观摩课,但错就错在了“精彩”上面:教师没有走出固有的圈圈,上课中对学生热情的激发明显是为了激发而激发,最后让学生动起来的环节不够顺畅,明显带有表演性质,是学生配合老师完成了这节课,请注意,是学生配合老师,因此如何上好一节真正的以学生为主的课,我看还是应该看教师如何配合学生完成这节课。

一、同课异构:同在哪里?异在何处?

有一群人的同课异构,有一个人的同课异构,都很有研究价值。同在目标——确定课堂的目标,关键在价值定向,指的是人们认为学习者究竟应该学到什么,其中“最应该学到的”就是课堂的灵魂,应该是相同的。

异在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与方法(程序、策略)在时间、空间里的展开过程和展开状态可以变,可以个性化,可以特色化,可以不相同。

二、课堂的灵魂,何以必须是价值定位?

1.“知识”经课堂省察转化为生活“智慧”和“美德”

灵魂,在中国文化里,是人死之后留下来的,还被人们念叨着的东西——精神,它承载着文化信息,承载着健康能量,所以才不死,才有生命力,可以对活人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照此说来,课堂的灵魂是有价值辨认的,关注的重点是,人们认为对学习者更好地生活来说,什么才是最健康、最积极、最应该学习的?

课堂是灵魂恰在于对知识的理性把握和运用:知道 “是”什么、“不是”什么,也知道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还知道“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请注意“运用”一词,它是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关键。

何谓智慧?事实不是智慧,知识不是智慧,智慧是指知识在生活中的恰当运用——能正确指引、帮助、支持人去幸福生活的知识运用。课堂教学就是要把知识转化为智慧。

2.“价值”经课堂协商转化为人生“意义”和“规范”

究竟什么是“价值”或“价值观”呢?抓住一个关键词“应该”或“应当”就易理解。复杂一些说,“作为一种概念,‘价值’包括有意识的主体视为‘应当’的一切态度、判断、影响与行为偏好。”简单一些说,一言以蔽之,“价值观是指什么是人们认为应该的”。

3.同课异构:课程与教学中的价值辨认与变之中的不变

同课异构的本义,在这一点上是确定的——变之中的不变——对同一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来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彰显课堂的灵魂和课堂的价值取向。在具体的教学中,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展示迥异的教学个性,以此来体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的特色和创造性,但是,其中有一个关键的东西不能变——教学最后要达成的目标要一致。

三、同课异构: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构”?

看看全世界的课堂都在干什么?课堂都在进行着“宁静革命”,都在发生如下转变:

1.由“教授的场所”转换为“学习的场所”;

2.从以“目标——达成——评价”为单位的程序型课程,转变为以“主题——探究——表现”为单位的项目型课程;

3.从班级授课的模式,转向合作学习的模式;

学校不仅仅是儿童们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的所在,而且还是教师们作为教学实践专家的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所在。

时间仓促,仅对大师的言语进行了个别的摘录,实为有感而发,感慨感慨!

情到浓时文自成

----启东听语文课有感

江宁高级中学   语文组    张美玲

127,在启东中学我听了两节语文课,一节是启东中学的施忠涛老师上的《激发真情,自由写作》的作文课,另一节是衡水中学的海国治老师上的《情切切,义绵绵》的作文课,两节课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施忠涛老师的课给我收获最大的一点是他按照高考记叙文的评分标准来备课,并且一条条切切实实地讲给学生听。说实话,这一点对我的启发是很大的。高考记叙文的评分标准有:①切合题意②中心突出③内容充实④感情真挚⑤符合文体要求⑥结构严谨⑦立意深刻⑧语言表现力强等。由于前几年都在高二、高三,教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时间较多,今年走入高一,我依然按照以往的套路去教学生去学习写作记叙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个点学生写得不行,下节课专门整那个点。像施老师这样专业系统的教学,我真是应该好好学习的。

海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老教师,他给我启发最大的一点是对学生的回答的评价。比方说:在学生描述完情感真挚像什么以后,他的点评是:“你是怎么想起来这样写的?”若是我是那名同学,我的心中一定会很自豪,假如我并不热爱语文,我也会为了这样的老师而好好学习的。对其他同学,他这样说:“写的好的句子,我们也可以记记。”都说写作的前提是模仿,那么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模仿更是一种同伴的推动力了。再比方说他对那位男孩子的鼓励:“你说的比你写的要好听得多了。你如果把它写下来该有多好啊!下次好好写,好吗?”这样的激励是能鼓励每一个孩子的。

记叙文要想做到感情真挚,两位老师都谈到了要通过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来凸显。这一点与我心有戚戚焉。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明白细节可以体现真情呢?经典的再现是一种方法,我更觉得现场的模仿和修改可能会更有效果。像我们班学生写的一段文字:“我茫然的走着,挺直的背却犹如在弦上的箭,绷得笔直。“妈妈呢?她是不是已经睡了?”我心中忐忑。“回来了啊!”妈妈轻柔的嗓音从厨房中传出。我猛地一颤,妈妈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着。清亮的白炽灯光给她侧面的剪影画上了些许圣洁。一边的餐桌上放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汤,那乳白色的蒸汽,缓缓翻滚,开腾着。连续两个月来,每天晚自习下课后,妈妈都会为我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现在美味依旧的汤在我面前却成了罪恶的催化剂,在我即将崩溃的大脑上压下最后一根稻草。“……妈……我这次……”,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有耳朵能听见从喉咙深处发出的沙哑声音。“先把汤喝了吧,再过会就凉了。”妈妈从厨房探出头来,仔细地叮嘱着。我的声音哽在喉头,只能坐下喝汤。拿起汤匙,轻轻在汤中转一圈,泛起一圈圈波纹,汤底的菜料在我的拨弄下在汤中漂浮起来,热气扑在我脸上,带来一阵温润。舀起一勺汤,抿进嘴里,醇香的味道在舌尖晕染开,充斥了整个口腔,咽下,那一股温热缓缓流入胃里。眼湿了,泪水不争气的流了下来,一不留神滴落在汤里,“嘀嗒”一声泛起一个小小的涟漪。一只手摸了摸我的头,我泪眼朦胧的抬起头,母亲疼惜的开口:“成绩我收到了,别难过,也许一次考不好并没有什么,就像煲汤,难免有几次失败,你需要做的不是紧抓住失败,而是找出失败。”我一口一口地抿着汤,汤水中煲进了母亲对我的爱与用心。”这一段文字便是课堂修改的结果,文笔很细腻,感情也很真挚。现场的修改也让其他同学获得了很多收获。

收获很多,渴望再次学习的机会!

听课学习感悟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姜凤

为期两天的培训匆匆结束,至今仍有意犹未尽之感。

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分专家讲座和课堂观摩两个部分。专家讲座,于我而言,真心是高层次的引领。讲座虽短,却启发我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所应承担的使命。

“所有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抱负和担当。为此,教师个人在教学中的目标,就应该不断推进,直至与社会(世界)的改善联系在一起。”“要担起实现这个目标的责任,老师们就得不断更新自我,变得更有活力、更有胜任力。探索,正是让我们变得更有力量的发动机。我们今天将用同课异构观摩研讨方式来探索特色课堂的意味,目的就是要发动和壮大这种力量!”任鹏杰老师的开场白在寒冷的冬日的早晨使与会的老师们都有了种春风佛面的感觉。接下来的讲座中,任老师带着我们在与古今哲人的对话中,明确了对教育的“价值辨认” ,解析了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学科课堂;“最棒的老师,不仅课教的好,对学生日常生活、个性、眼光、观点、世界观、人生观有影响的老师才是好老师。”雷鸣老师深入浅出,在对具体案例的解析中提升了我们对中学教研的认识。“无论中国教育怎样,请记住:你站立的是中国的讲台;你怎么样,中国教育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教育便是什么;你有思想,有担当,中国教育便有希望。” 雷老师的锵锵之语,既是与在座老师的共勉,又极大地激励了所有在场的老师……对于讲座,我觉得最大憾事即为专家讲座太过短促,两场讲座,总共历时90分钟,私下以为,如果研训的时间设置上做些调整,议程安排上增加些与专家的互动,那么收获将会更加丰实。

本次同课异构的课题是《市场配置资源》。由于内容特点,本节课在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的教学中多次被用于观摩。即便如此,启东中学的两节课,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启人深思。此两节课的共性在于:

1.学生活动充分。通过一系列活动的设计、引领,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充分。

2. 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十分关注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

3.创设有效情境,通过情境——问题——探究——合作,引领学生活动,生成知识,升华情感。

其中,第一位教师在情境创设时,注重开发本土资源。以“大学生小何毕业后不想去拥挤的大城市呼吸糟糕的空气,而是想回到家乡启东搞海产品养殖,将启东的美好食材介绍到千家万桌”为背景材料创设情境,组织教学,层层展开,让学生在亲切的乡土气息中展开知识的追逐,课堂活泼、有张力。第二位教师服务于课堂教学需要,课后带领学生自做教学视频给我以深刻的印象,也极大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的备课往往局限于既有的视频素材,也因为此,有时教学不能淋漓尽致。我想,今后的教学中,在视频资源的开发方面我将尝试再迈一步。

*------

交流拓思路,碰撞出火花,感谢相关部门提供的这次可贵的学习机会。最后,真诚希望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能多给教师提供这样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秦淮中学学习感悟

赴启东中学听课感想

南京市秦淮中学  薛介平

126128,我与其他学科的教师有幸在教研室和校领导的带领下参加了由江苏省启东中学承办的“2013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教学展示交流研讨会”,活动虽然只有短短一天时间,而对于我却是开阔了眼界,提升了专业理论水平,并对学科教学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学习期间我很幸运地听到了任鹏杰老师做的有关“同题异构与价值辨认” 报告,7日听了两节不同风格的化学课,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启东中学的袁伟丰老师,在这堂课中,我看到的不是某些公开课中的花架子,更多是孩子们在紧张有序的课堂中真正学到的知识。整节课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生当堂做到了读、思、练结合,真正做到了所谓的堂堂清。

  首先,老师展示出新课的学习目标,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围绕目标探索追求。同时,对相关环节提出疑问,暴露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提出疑问后,让学生围绕如何解决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进行引导分析,讲清原理,引导更正,归纳,起到了相当好的一种效果。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风格或模式,教学无定法,我们不能照搬照抄,但从这几节课中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下面谈谈我的感受体会:

  一、课堂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都想把这点做好,只是在实行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这要求我们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上课的老师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这几堂课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激起了同学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我受益匪浅。另外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清楚明确,难易适中。我深刻认识到:在课堂上,只有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没意义,这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活动要为内容服务。

  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假设、实验、视频、演讲和辩论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活动的设计都应是围绕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设计的,而不是讲究形式。

  三、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突出真实化,生活化。

  课程标准提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并积极促进化学学科间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尽量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发展。把活动的设计扯进了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持久。

通过这几堂课,我开阔了视野,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太多太多。同时对自己的教学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更完美?怎样让学生喜欢上化学课?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等等,我相信通过今后的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坚持向自己心中的目标奋斗,一定能够有很大的突破。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秦淮中学   翟羽佳

通过这次在启东中学召开的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正所谓教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听一遍有一遍的心得。特别是观摩别人同内容的课和听了同行的评议之后,会对课本有更深的理解,把这种感受和理解记录下来,对别人对自己都会有所启发。反思这次教研活动,我感到自己有如下的体会。

一、 拓宽视野,丰富了教育教学艺术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并在相互的听课过程中,其他教师的一些缄默的知识和情境性教育机智可以被相互体会。

二、智慧碰撞,构建了多重对话平台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都是孤立地、分别展开的,在每个学校都很难做到集体备课,这种长期的“孤立”和“隔离”也给教师的成长和共同进步设置了很大的障碍。通过这次的教研和评课活动,教研组内形成了浓厚的研讨合作氛围,我们就每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心扉,发表自己对听课后的感受和看法。经验丰富的教师乐意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供其他教师观摩和分享,同时也为新教师表达和检验自己的思想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在集体评议讨论时,我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在讨论中,我们的思想发生了碰撞,我们讨论得越深入,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越透彻,一些平时上课时不太注意的问题也被发现了。比如:教师提问时对问题的设计要明确,否则学生的回答就不会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去;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幻灯片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一味追求画面漂亮,这样反而会分散了学生对重点内容和主题内容的注意力等。

三、 更新观念,优化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首先同课异构,对于听课者来说,通过就同一内容开课,所以更有可比性,对教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大家有着共同的话题,对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入,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可以具体探讨某一类教材的教学方法,相互学习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在互相的听课中,可以参照别的老师的长处,更好地改正自身的不足;在交流与研讨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知识结构上存在的不完整,特别是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很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即使在听课和评课时,也缺乏理论的高度,不能站得高,看得远,所以还需要专家的引领,更需要在平时能多方面地去学习各种教育理念,从而使自己更好地成长。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大家达到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我认真反思,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其他老师的差距,借鉴别人的长处,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思维的火花在雾霾中绽放

——启东中学培训有感

秦淮中学 高婧

2013127,重度雾霾,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学习的热情。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启东中学承办的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上,思维的火花放出耀眼的光芒。本次会议主要包括两场专家主题报告和两节同课异构课堂。

专家的主题报告深入分析了同课异构的内涵、价值辨认和中学教研的相关方法和技巧,让我对课堂和教科研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新的层次。

两节生物同课异构非常精彩,一节由启东中学的王丽芬老师主讲,一节由海安中学的陈云老师主讲,目标明确,各有千秋。

记忆尤为深刻的是王丽芬老师的课。王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上课的时候气场很足,说话干净利落,重点的突破很有特色。在《光合作用的发现和光合作用的过程》这节课中,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王老师以此为起点,没有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设置太多时间。但是萨克斯的实验对于学生了解实验的对照、单一变量原则很有启发性,所以王老师突出了这个实验,借此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在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的突破上,王老师也别出心裁,设置了四组实验,分别用来探究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场所和过程,学生在一步步的引导下,很轻松的得出相关的结论。整堂课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让人深刻的感觉到了思维的碰撞和深度,收获尤多。

在评课环节中,各位老师和专家的点评也入木三分,有醍醐灌顶之感。

启东中学的学生素质也让人称赞,热情的问候,贴心的引领,都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这所名校中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底蕴。整齐的广播操和进退场也让人叹为观止,也为自己班级的建设提供了可模仿的榜样。

总而言之,非常感谢江宁教育局提供的这次培训机会,让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学校给予的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再次成长。

天印高中学习感悟

启东之行随感

天印高中 匡利庆

    重点本科录取率90%以上,每年北大清华录取15人以上,奥赛奖牌无数,科技创新全国知名……启东中学在我心目中是带着光环的。借本次学习机会,我初次走进启东中学。

启中的校园没有想象的大,直线行走,很快就到了尽头,环绕校园一周,也花不了多久。

上午先在室内体育馆听取了两场专家报告,与会教师超过800人。大略数了下,体育馆有2700左右座位,若是放在天印是极好的。因为预留给专家的时间不多,所以专家未讲尽兴,教师亦未听尽兴。中间还穿插了观看学生跑操、做操,这是我颇感兴趣的,下意识地要将之与天印作一比较。学生集合很快,每班队形呈长方形,这样便于多班同时进场。入场有序,学生状态良好,精神饱满,队伍整齐,步伐有力。只是过程中没有一句口号,取而代之的是一名学生吹着口哨,以此协调队伍的节奏。由于操场打了点,所以队伍横竖成线。同事说操质差不多,我看也是。

下面是听课。我选择的两节都是在图书馆开设,所以未能走进教室看一看。只是在走廊经过时看见教室的窗户位置很高,难以看到室内情况,同事说怕是为了不让学生分散注意力吧。这次开课活动的主题的是“同题异构”,而两节课都采取了常态课的上法,很实在,学生只要认真学应该都有收获。开课题目是提前敲定的,两位老师都精心设计了导学案,布置学生预习。老师课前的检查发现学生的完成多少有些问题,但也显得真实。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谈不上惊艳,至少比我在南京某些名校的学生课堂表现还逊色些,甚至第二节课还有点冷场,远道而来的老师只好喊起了学号,发言的学生也有显得腼腆,声音细小的,但始终全神贯注。我想,学生的差距也许更多的是在课外,而非课内。小组建设也有,单从两节课来看,没有大搞特搞。差距大的还在于老师,这也是让我受益匪浅的。短短的两节课就让人看到了两位老师准确的定位,全心的投入,深厚的功底,独到的认识……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离优秀老师的差距还很大。我想我必须加倍努力,向这样的老师学习看齐,才能真正体味到职业的幸福感。

启东之行所感

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刘兴陶

126,在教研室韩主任、王主任及全体教研员的带领下,我和我校8名同事共计9人有幸参加了在江苏省启东中学举行的“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全国四大名校——衡水一中、耀华中学和其他省内外的名校泗阳中学、南通中学、海门中学、通州中学、如皋中学、常州一中、海安中学、昆山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也派出了老师参加展示,一共展示了26节课。活动的主要安排:8:008:20  开幕式:启东中学校长王生、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马小为社长、启东市教育局领导、南通市教育局领导、省教研室领导讲话;8:2010:30  专家报告一 《教育观擦:同课异构与价值辨认》(任鹏杰)、专家报告二 《中学教研与表述的方法和技巧》(雷鸣);10:4014:45 两节教学展示课;15:0017:00 专家评课、互动交流。

专家的报告无疑非常精彩,观点非常前沿,对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我很认同。但专家的报告理论太深奥,语言较晦涩,听起来使人乏味。我想到,难得到启动中学习,我应该多走进他们的课堂(听专家报告的机会很多,能随意走进启东中学的课堂的机会很难得)。于是我放弃了第二场专家报告,跟其他与我有相同想法的老师一起去听课。

听课情况:

上午第三节——高一数学《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是一节常态课。老师先阐述平面向量这节知识在高考中的地位,然后指出学生讲义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是25分钟左右的练习时间(讲问题时也穿插了练习,一节课时间总练习时间达到30分钟)。我觉得他们的课堂很实在,没有过多的引入和铺垫,一切都是瞄准高考(高一就是这样),练习的量很大,一节课的练习量会达到我们这边将近一天的练习量,可以想象三年下来,别人比我们多做了多少题。我觉得高一、高二阶段大量的练习很有必要,别人采取的不完全是题海战术,初学的知识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理解巩固,进而才能达到灵活运用。

上午第四节——高二数学《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同课异构展示课,上课教师为启东中学老师。老师一上来就开门见山说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简单指出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接着就是课前练习、例题。可以说整节课只有两道例题,三个课前练习和例题1以及例题1的两个变式就是一个函数,通过变换一些字母形成练习和变式;还设置了例题2,难度达到了高考18题的难度。这节课很注重变式训练和学生思维训练及数学思想方法的强化,上课的方式已经是高三的复习课模式,思维训练的量和题目的难度已达到甚至超过了我们的高三一轮复习。我们感叹启东中学学生优秀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别人老师专研精神。启东的高考神话并不是老师或学生一方努力的结果,也并不是一所学校努力的结果,而是学生、老师、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下午第一节——高二数学《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同课异构展示课,上课教师为天津耀华中学老师。这节课很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特别是数形结合思想,充分挖掘数学式的几何特征,让学生从形的角度来理解等式或不等式),注重对学生解题素养的培养(如读题的方法),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不愧是奥赛金牌教练。

最后是专家评课交流,在座的专家对展示课都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建议如何更好地处理课堂时间,如何体现思维的互动,如何加强解题的教学。

总之,一天的学习时间虽短,但学到的东西很多。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种学习,当面聆听专家的指导,也希望主办单位能更好地、更充分地组织好这样的活动,让参会的老师没有后顾之忧。

同课异构听课学习感悟

天印高中 冒李根

127早上,我早早的就醒了,心里特别激动,一方面是因为将要到启东中学去听课学习可以一睹名校的风采,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天安排了满满的各项活动,可以让我大开眼界,所以特别期待。

八点的时候,开幕式准时开始了,坐在台上的领导很多,从学校校长到省教研室领导的致辞都是那么有深度,提到了很多前卫的教学思想,当时就让我感慨自己落伍了,再加上对这次课的一些简单介绍,让我有些迫不及待。

首先是聆听了任鹏杰的一个主题报告《同课异构与价值辨认》,主要讲了同课异构的同在哪里,异在哪里,以及课堂价值定位的相关问题,我这才意识到课堂价值是一节课的灵魂,没有价值定位也就失去了这节课的价值,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而报告最精彩的地方要数报告最后的三个反思。然后一个报告就是雷鸣专家中学教研与表述的方法与技巧,这个报告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教研方面的三个问题,教研的基本过程,教研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述还有教研的视角和方向等五个方面;可以说就如导航灯一样,为我指明了方向。指引了我如何成长。

在两个报告中间还观看了学校学生的做操,那般整齐让我总是涌出阵阵的感动;中午吃过午饭后走着走着无意间走进了学校的校史室,当看到一些名大学寄来的贺信和赠品,毕业后到名校的学生,或者在校期间取得各项金奖的学生之后,更是有热泪盈眶的感觉,总在想为什么我当年读书没有这么出息呢?我现在想想为什么学校的学生能够生生不息的学的好,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学校的文化积淀,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够不认真学习,学习自然也就成为学生的兴趣。

在这期间还听了两位老师的课,课堂结构紧凑,自主探究的味道也很浓厚,让我看到了教学改革的模样,在评课中教研员的评价还有分析鞭辟入里,让自己深受启发,确实看到自己平时存在的一些不足。

这次的启东之行定会成为我成长中的一个转折点。

启东听课有感

天印高中  胡昌琴

这个周末我有幸到启东中学参加了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和基础教育研究院、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特别策划举办“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教学展示交流研讨会”。

虽然雾霾严重,但是会场还是济济一堂,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与会的专老师,听取报告,走进课堂,共同探讨研究。

首先,我们听取了专家关于本次主题“同课异构”的解读。同在哪里?异在何处?“同”在内容,“异”在方法。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分析解读把握课堂,让同样的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特点,放出异彩。专家谈到了全世界的课堂都在进行着“宁静的革命”。由“教授的场所”转化为“学习的场所”;从以“目标—达成—评价”转换为以“主题—探究—表现“为单位的项目型目标;学校不仅是儿童们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的所在,而且还是教师们作为教学实践专家的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所在。探讨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理论。反思了“教师主导”,怎样进行“教学转化”的难题,以及怎样在实践高度审视学科课堂等问题。

    其中有一个问题让我印象深刻,一堂公开课结束后,任课老师对学生说“感谢大家的配合”,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意识?究竟谁配合谁?心里有教而无学,眼里有师而无生,公开课变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而不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所在。

    在听取专家关于教师教研的报告时,与会专家分析了从新职教师、普通教师到优秀教师和专家名师之间的差距。令人惊讶之处在于,前三年大家的发展并没什么明显的不同,但成功的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思考的是教学艺术和教学创新,而普通教师,最多满足于学习模仿,和积累经验,没了思考和总结,注定难以质变。

    通过听取报告,引发了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思考,思考真正好的课堂,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听完报告之后,我们听取了启东中学老师丁燕燕的一节英语活动课,师生的精神面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是活跃的、民主的。老师和学生之间更多的像是朋友,他们在共同商讨如何开展这项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同学之间又是默契的合作者。课堂展示部分也充分体现了启东学校学生的自信和睿智。

    下午来自常州一中的冯靓老师,同课异构,新颖的设计,行云流水的环节让我们眼前一亮。冯老师注重课堂对学生的引导,在不留痕迹之间,让学生在课文中探究发现,然后用自己的发现合作,完成小组活动。虽然是借班上课,但和学生的合作默契而融洽。

    从这短短的两节课间,我思考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什么才是真正的一堂好课,什么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抱怨学生差,名校的课堂模式不适合我们普通学校,其实,这都是借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的进行课堂教学的改进。

启东行之感悟

天印高中  张晓斌

上周六日我有幸参加在启东举办的全国“同课异构”活动,听了两节高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两个报告,参加了课后交流会,参观了启东校园。两天半之行,感悟如下:

我的课堂教学模式确实要改变。两位老师所上的课的内容完全相同,但都不属于传统教学模式,而是注重学生,注重效益。

我们的教学教育的目的改变了(或者我们以前传统教育教学目的应该改变了)。从他们的课,我看出教育教学的目的应更关注书本上的知识要为我们人类服务。两节课中始终充满了孩子们身边的可能发生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等,从孩子们的身边说起,不断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欲望。

我们的高考模式要改变了,这对于从教已经近30年的我而言,将又是一场不小的挑战。据说,我省将实行高考改革,理化生属于自然,政史地属于自然,以后对于我们老师的教学将是很大的挑战。

启东学习有感

天印高中    柏培斌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听了两节同课异构的实验探究课,既看到了探究课堂的常态,也体会到了“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服务于学生学习”的务实教学行为。同时在评课环节,学到了“颠倒的课堂”的学习结构和课堂总结的更完善的做法。既看到了许多闪光的、聚集教学智慧的教学行为,也发现名校、名师并不是完美的代名词,但感觉最多的就是“务实”、“真实”。

本次同课异构的教学课题“变压器”,是一个经常被作为公开课的课题,常态教学容易,出新出彩难。

在南通中学徐老师的课堂上看到了物理探究的常态行为,也看到了课堂引入和问题导学的精彩之处。同时,因教学环境和实验器材导致实验探究的结论难以得出时,教师牵强总结结论的强制行为和课堂总结学生陪站的提问方式,让本节课未能脱俗。

在泗阳中学卢老师的课堂上,体会到了探究课堂的一般行为模式和物理语言的简介,以及恰到好处的点拨。特别是在实验难以得出结论时,向理论探究的自然过渡,让人感觉到了学习的原生态,感觉到了教学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而不是教师表演给众多听课者的舞台,这也是本节课区别于前一节课的亮点所在。但课堂的首尾,没有惊艳之笔,“首”过于平淡,没有彰显物理的学科魅力,“尾”没有很好地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教师更多地扮演了从“导”到“演”的角色。

启东学习有感

天印高级中学    李道武

在启东中学进行全国同课异构的教学研究中,作为化学教师,我听取了启东中学和河北省衡水中学的两位老师开的关于《原电池》的同课异构的实验探究课,既看到了探究课堂的常态,也体会到了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出发,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这两节课既有相同的一面,务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的引领水平很高,但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和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风格。

从评课的环节上来看,启东教研室教研员的务实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他再评课中不仅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特别是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提出的两个问题对学生做出了表扬,同时也从教学的有效性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学生的广播操和学校的一些设施(特别是化学实验室),总觉得一所优秀的学校不仅要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勤奋好学的学生,优良的教学环境,更要有精致的管理,事情要做到常态化,后勤服务要能为教学服务,教师要有团队精神,要有大局观念。

启东之行—震撼心灵

天印高级中学  张春银

2013126号区教研室带领我们一行数十人参加了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和基础教育研究院、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特别策划举办“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教学展示交流研讨会”。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的时间,但对于我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专业理论水平,还对高中历史教学有了更高的理解。

上午首先听取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任鹏杰老师的报告《同课异构与价值辩论》,学习到了同课异构:同在哪里?异在何处?课堂的灵魂,何以必须是价值定位?认识到课堂上价值责任对每一个教师的重要。同课异构: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构”?通过报告我知道了我们需要这样的课堂:准确教学,透彻理解,有可靠知识的课堂—不务虚;生动活泼,学来生趣,有特色魅力的课堂—不僵化;交流问题,解决问题,有方法启迪的课堂—不空悟;协商思想,服务生活,有价值引领的课堂—不失魂;互动参与,激活差异,有公民文化的课堂—不独裁;质疑批判,追求真理,有人格担当的课堂—不盲从;学情为重,据学论教,有评鉴改进的课堂—不失责。

听完了报告我们接下来看到了我们此行的主角各位名校名师的课堂表演,先后听了启动中学黄静老师和河北省衡水中学孙玉静老师的《两级世界的形成》,黄老师的课导入很自然,设问:“你们心目中强大的国家有哪些?”非常自然,孙老师的导入紧扣时政:用中国防控识别区导入,非常新颖。她们都解释了什么叫“极”,这是我以前上课从没有解释过的,两位老师的课堂都非常注重对历史概念的解释与强调,对历史背景的分析非常透彻,设问充满了两节课,不仅设问而且还不停的追问,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设问也很有梯度,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问题上,学生不仅有问题讨论,而其能讨论,课堂充满了活力。特别感叹孙老师的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让学生解决学生的问题。黄老师的“杜鲁门主义”的高调与“马歇尔计划”的低调,让欢声笑语不停的出现在课堂上,孙老师的“探源、感知、反思”让整节课上的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也特别感叹与两位老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感意识,应该说学无定法,我们不能照搬照抄,但从这几节课中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

一、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我们每个教师都想把这点做好,只是在实行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这要求我们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这两堂课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激起了同学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她们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清楚明确,难易适中。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在课堂上,只有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没意义,这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突出真实化,生活化。

课程标准提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并积极促进历史学科间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尽量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发展。把活动的设计扯进了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持久。

通过这两堂课,我开阔了视野,心灵受到了震撼,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太多太多。同时对自己的教学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更完美?怎样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等等,我相信通过今后的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坚持向自己心中的目标奋斗,一定能够有很大的突破。

启东中学学习体会

天印高中  苏诚

四个小时的车程,从南京到南通,在启东中学学习的两天,给我感触最多的莫过于自信阳光、落落大方启中学子和生动活泼,优质优效的启中课堂。

对比他们,我头脑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片段:每当我的课堂一片死寂时,我总会感觉到无奈和郁闷,我或将其归结为“学校生源不好”,或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只抓语数外”,总而言之,我是“受害者”,我渴望名校的好生源,抱怨学科地位的尴尬,我的学生则成了我专业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现在想想,我总在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却没有为成功找方法。

“全人教育”是启东中学的办学理念。“全人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学校教育资源和对象平等化,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广泛差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让学生在学校取得不同方面的成功,获得成就感,这与我校的“开掘潜能,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这个理念是正确的。这么说来,不是生源差,是我为自己的失败找了“替罪羊”。

“全人教育”涵盖人格,智能,体能等诸多内容,其根本任务是培养能独立生存的个体,造就体魄、身心俱健的一代新人,从终端显示来看,启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全面的,优秀的,不仅是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他们在体育、文化等方面同样是各方翘楚,这样的教育怎不让人啧啧称奇!近年来,启东中学摆脱了90年代初期的“县中”模式,走上了一条高端大气上档次发展之路,对我们来说,如何跳出单一的高考PK,走天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全人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王生校长眼里,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天赋,所以启中采取了“全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的启中教育给学生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尊重学生的选择,改变“被教育”“被学习”的情况,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利。难怪启中的学生阳光自信,因为他们在老师眼中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和学习成为了启中学生的需要,老师是他们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和同行者,他们需要老师而不惧怕老师,这难道不是学校发展所希望实现的理想生态吗?

“全人教育”着眼的不仅仅是三年的高中生活,王生校长提出“教学生三年,为学生着想三十年,为学生幸福一辈子打好基础”的育人理念。他还提出培养“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终身发展”的育人目标。在有些学校,学生痛恨学习,考试后撕书成了他们发泄的方式,高中三年是暗无天日的三年,在摆脱高中老师的全面管理后,很多人无法适应大学甚至社会,培养这样的社会于自身无利,于家庭无利,于社会无利,完全背离了教育的目的。

建校八十年,启东中学不断完善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对于刚刚起步的我们无疑有着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不断的学习是为了拓宽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技能,而这次学习给我的启示就是:多一些宽容,少几分抱怨;多一些行动,少一些敷衍,我们的学生也会更优秀,而我们的职业生涯也会多出许多快乐来。

 

临江高中学习感悟

思维在交流中飞跃

临江高中   汪根莲

126,有幸赴启东中学参加同题异构课活动,聆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和两位历史教师的同题异构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收益不浅,现将自己的一点收获和感悟与同仁们一起分享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其一,真实性。首先是讲授教师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随机应变的各种能力是真实的,可敬畏又值得学习的。

其二,新理念性。两节课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课标提出:“历史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各位老师都应用了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对具体的历史情境进行分析,得出历史结论,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减少学生的思维困难,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思考问题,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记得有位哲学家曾这样说过:“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 历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鉴历史,明理启智。所听老师的课基本改变了以往过分关注学科的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教育观念,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状况,更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特别是德育目标的完成和实现非常明显。如两节课在谈到两极世界的影响后,都让学生合作交流,谈谈从中得到的感悟,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这体现了任鹏杰先生的讲座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并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的习惯。如都让学生根据教材自学冷战的表现。尤其孙老师在引导学生获取新知时,还让学生主动质疑,由其他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提出自己的发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现,不求统一答案,只求有所见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另外,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对学生的见解给予积极评价,真正体现教学相长。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我的一点想法:其一,因为时间紧张,两位老师对有些问题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比较紧张。只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机会,才能使学生之间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想法、见解,还能通过合作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使认识渐趋完善、深化。

其二,“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成”对应于“预设”。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只有预设而不见生成,老师完全按照自己在备课中的预设来上课。而新课改则要求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中师生互动生成的学生资源。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统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时也能够“关注生成”、“驾驭生成”,让学生的问题跟着我们的课堂一起飞翔。

在听启东老师的那节课时,老师也有意识地在提倡生成。如在谈到美苏冷战的影响时,在提供一些材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很多学生谈的很好。其中有个学生说,“如果没有美苏争霸,中国的改革开放会否早些?”黄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绕到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上。虽然历史不可以假设,但这个问题还是值得老师和学生思考的。我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国际国内因素有关。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的外交关系出现转折,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有所改善。国内来说,与毛、邓的探索思想有关。所以即使没有美苏争霸,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很难早些。但是很可惜,很好的一个生成性的问题,黄老师避过了。

    张爱玲说过:“人生是在追求一种满足。”正如启东之行,虽然身体很累,但收获颇多,精神上也得到了一种满足。借此难得的机会,不断学习新知,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新高。

参加实施全人教育,打造特色课堂交流研讨会的体会

临江高级中学 吕小燕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带着对江苏教育的崇拜,带着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多种困惑,2013127,我参加了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暨基础教育研究院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联合主办的2013全国普通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本次活动特邀全国著名课改专家任鹏杰、雷鸣作教研观察报告,特邀华中师大一附中、天津耀华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江苏省常州一中、江苏省昆山中学、江苏省泗阳中学、江苏省南通中学、江苏省海安中学、江苏省海门中学、江苏省如皋中学、江苏省通州中学等省内外名校的17位名师与我校的名教师同课异构。在听了两节高二数学课和观看了学生的早操,感慨颇多。

“全人教育”的创新诠释:全面+特长。教育就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全人,“全人”,顾名思义,就是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而在启东中学,“全人教育”有着全新的诠释。
    
王生校长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新全人教育”思想,即面向全体每一位学“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展现学生完整的个“人”,为了学生全部的“人”生。“全人教育”就是强调教育的整体性、全面性、全程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做人、心智、特长、体魄等各个方面得到健全、均衡的发展,才会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了能让我们能真正了解启东高中,学校我们安排了很多节课,这使得我们“零距离”感受启东高中的成功背后的秘诀。听课前,王校长谈得最多的是启东的特色课堂。让我们真正感悟到启中“有效课堂”的是学生课堂上充满活力的表现。在启中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的是学生的个人见解,允许的是学生个人表述,点亮的是学生创造智慧。在师生充满激情、发挥智慧、张扬个性的生命活力课堂上,启中造就了一个又一个高考奇迹。

正如雷鸣专家所说:无论中国教育怎样,请记住:你站立的是中国的讲台;你怎么样,中国教育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教育便是什么;你有思想,有担当,中国教育便有希望。我将努力把我的体会融入到我的每一节课中。

启东中学的启发式教育和探究性学习

临江高级中学  生物教研组   黄利萍

接到学校通知周末要到启东中学学习,因为活动安排在周末,所以我对这次活动不太积极,但又想启东中学是全省有名的学校,这个学校一定有与其他学校独到之处,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满怀期待踏上了去启东中学之路。

果然名校就是名校,此行真是收获不少。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听了一节启东中学王丽芬老师的课---《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第二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该课从课外小资料入手,吸引学生,导入新课。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因为学生在初中学过有一定的基础,教师以学生先看书,再写导学案的空,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此处处理得当,节约时间,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把经典的萨克斯的实验重点讲解,以问题的形式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萨克斯的实验,然后要求利用所给的材料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必须原料。最后由学生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说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并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接下来教师把所有精力放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上,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的重要反应是水的光解,王老师通过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进行突破,在此王老师通过让学生设计怎样通过对照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水中的氧的来源。光反应的场所在哪呢?教师通过两组对照实验启发学生水的光解的场所,同时还证明了水的光解的同时还有ATPADP的生成。

而对于暗反应这个难点,王老师通过另一个经典实验卡尔文循环突破了暗反应的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在此并没有结束,而是又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利用资料一中的4支试管继续探究卡尔文循环的场所和对光的需求。此处设计太巧妙了。在总结提升的阶段,让学生构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从整体上把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利用表格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

整节课学生虽然并没有像在普通的课堂一样做习题,但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直在积极的思考,课堂的容量大,思维量大,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教师是引导,学生是主体。适合自已的才是最好的,这节课不能完全照搬到临江高级中学,但是我们会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适当采用启发式教育,提高学生的思维量。

两种课程价值观的碰撞

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张孝顺

126号到8号,区教研室组织我区高中部分老师,利用周末时间,冒着几乎笼罩了大半个中国的雾霾,来到了启东中学观摩了2013年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

地理课的选题是《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湘教版),共有三位老师开设了公开课,因为有两节课是同时开课,所以只能有所取舍,我选择了如皋中学张继飞老师和昆山中学陈炳飞老师的两节课。上、下午两节课观摩下来之后,感触很深。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两位老师在授课课程中都能和学生一道分析了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和特征,并通过探究活动,以某种或某几种自然灾害为例,找出了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产生原因,并能提出了一些防治自然灾害的措施和应对策略。两位老师都较好地完成了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

对比另一节课,我在如皋中学张继飞老师的课堂上,看到了张老师教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和课堂中的人文关怀精神。我觉得这两节课是两种价值的课程观的体现。人本主义教育观反对把人看成“手段”和“工具”,认为教育培养的是完整的人,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完成”、“自我生成”、“自我实现”。以人为本教育观强调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其根本动因就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本主义强调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具有自己独特情感的人来看待,而不是把学生当作某些给与知识和技能的“物体对象”。在张老师的课堂中,他通过“谨以本课纪念如皋中学的优秀学子—— 赵小亭”这一环节,以及组织学生讨论和“自我保护常识”视频播放等学习内容,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了遇到自然灾害时的一些自我防护措施,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精神,教给了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知识,并且给了学生和听课老师心灵上的震撼。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这一内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当今雾霾噬孽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在这一主题的教学中如果不教给学生防灾求生的知识,我甚至觉得就是一节不合格的地理课,而张老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通过探究讨论活动“有人说自然灾害对人类都是有害的,你认为呢?”“你能说出一些自然“灾害”对人类的有利影响吗?”这一系列问题设置,让学生辩证地认识了自然灾害,知道了事物的两面性,层层递进点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的思想火花。

启东之行学习心得

临江高级中学    张红兵

127,我有幸参加了在江苏启东中学举办的“全国普通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实施全人教育,打造特色课堂。”语文学科同题异构的主题是“高一作文训练记叙文之激发真情写作”。看到这个题目,我就觉得这样的课堂非常有看头。作文写作一直是语文学科中的教学难点。高一学年,我们作文教学的重点是记叙文文体训练,而很多学生文章中记叙的故事都是瞎编的。说假话、诉假情,缺少真情实感,不能以情动人。授课的老师将如何去指导学生呢?带着期待,我等候着。

听了两节课后,感触颇多。第一节课,是启东中学施忠涛老师上的。他从自己身边的一个学生写的真实的作文案例讲起,这篇作文让大家听了之后很是感动。让学生明白了要写出感人的文章首先要选取让自己感动的“真”“实”的事情来写。施老师根据高考的要求,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写动情的记叙文的方法。我觉得很是实用。第二节课,是河北衡水中学唐国治老师执教的。唐老师高屋建瓴,从学生们的习作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指导修改,以使文章更趋完善和感人,最后总结出写真情实感记叙文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宏观指导意义。我认为,两位老师的课都是非常成功的课。

我觉得,真情是文章的生命,应该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真情的眼睛,用一颗感受爱的心灵,去表现学生自己内心世界的感动,写出打动人心的好作品。这也是我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所坚持的方向。

启东中学学习感悟

临江高中  朱玉贵

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有幸赴启东中学学习,感受颇深。十多年前就耳闻启东中学的辉煌战绩,故一直向往眼见为实。首先倾听王生校长的欢迎辞,觉得谦和好客。

自作主张转转校园,干净、宁静。自以为周六学生已放假离校,走上一教学楼的走廊才知道学生在上课,且是高三,恰是一节英语课,正在播放听力,学生听得很专注。而后是书面表达,简明讲解后,即让学生写,标准的精讲多练。又找另一班级,正在上词汇课,老师精准讲解用法,学生记录到位,有名女生对于老师的讲解似有疑惑,随即拿出就放在腿上的词典查询并记录。

学生做早操,从各个班级即跑步入场,体委吹口哨,学生4人一排,手握胸前步子整齐化一,路线清晰。广播操学生动作到位,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退场依然迅速有序。展示课上师生互动到位,学生素养高,教师亲切感强。特意留意了一下学生的作息时间表,有个细节值得思考,晚910下晚自习,9:20就寝,9:30熄灯;早6:00起床,午休12:00-13:40, 彰显人性化.

每节课,王生校长均到现场巡视,晚上也与全体与会领导、专家、教师共进晚餐,再次表现亲和力。

在本区各级教育领导的不辞辛劳地付出下,虽雾霾中穿梭,亦觉不虚此行。                                              

同课异构活动反思

马明祥

一、教学内容:高二化学

  原电池

    二、授课方式:传统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三、活动的目的:

    一方面,通过“同课异构”活动,能把不同教师处理同一课堂内容的不同方式展示出来,再经过与其他参与活动的教师的交流研讨,以达到优化教学设计,不断积累教学方法,共同学习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该活动,可强化农村学校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四、感悟与反思: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这就是“同课异构”的教研理念。这种教研形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师们也由开始的不理解转变为积极的上交流课,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从而促使教研风气的根本转变。相同的教学内容,尽显不同的教学风格,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此次活动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我认为,同行间应以“同课异构”为契机,更多交流与互动,将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升级,使全校教学工作全面开花,培养出有鲜明个性的教师,让教学成为教师工作的乐趣,让教研成为教师成长的动力,让教育成为教师自我实现和完善的舞台。“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甚至为某个未解问题冥思苦想,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益。为什么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会有如此不同的教学效果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角色不同。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担心自己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所以把自己看作“教”者、“问”者、“师”者,一切从自己的意志出发,问题教师提,发言教师点,内容教师定,学习方式教师选,学习过程教师控,学习结果教师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劳累,学生学得索然无味。而如果老师不仅仅把自己当作“教”者,“师”者、“问”者,也把自己当作“学”者、“思”者、“听”者、“参与”者,不仅仅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更承担开启学生心智的重任。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策略的选择,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教学是激发还是压抑学生学习兴趣;是激活还是禁锢学生思维;是促进还是限制学生发展;是保护还是损害学生自尊心。后者真正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学,真心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声音;真诚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认识;真正关注第一位学生的成长。后者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营造适宜学生的创造发展空间,引导并鼓励学生超越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拓展、创造、实现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后者鼓励学生超越教师、不唯师、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实现创造性阅读。后者鼓励学生不光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还要触及心灵,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关注社会的责任心、使之知识、技能、情感得到和谐发展。二是教学方式不同。如果教师主要以单纯接受性学习为主,致力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因而教学中讲究知识体系的严密,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流畅。

学生犹如一只风筝,任凭你飞得再高,所系的线都会被你牵回到既定的教学套路中来。后者采用了多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致力于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经历学习的过程,并从中体验探究、发展、创造的乐趣,关注的是人终生可持续性发展。因而课堂上倡导民主,提倡开放,允许并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喜好、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允许学生随时站起来回答问题或向教师、同学质疑,所以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 

新课程理论性较强,概念多,不易理解和掌握。在授课学时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怎样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新奇,保证学生学好且不少学就成为化学授课中的一大困难。在从传统教学向多媒体教学过渡的实践中,总结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弥补了单一一种教学方法的不足,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是先进的教学手段,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化学教学的改革,应当既坚持传统教学中的富有生命力的模式,又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彼此兼容,互相渗透,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东山外校学习感悟

教师精讲,学生自主

东山外校  罗小文

     1278日,我校一行八人,赴启中参加了“全国高中特色课堂”的培训和学习。“迎着寒风,吸着雾霾,启东学习全忘霾”。

拿着启东中学的宣传册,有一种脱俗、平实、高位的感觉。宣传册上不是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录取的学生数目,而是物理、化学、数学的奥赛金牌得主。有一种高位在上无限仰慕的感觉。他们在精英的培养上不仅仅是站在学校的发展视角,更是为祖国发展的视角培养精英。但走进他的课堂你会发现,他培养的是每一个人而不是为精英而教育。从他的校训“厚德、博学”、教育目标“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特色人才”上可见一斑。

我听了三节课,第二场专家报告我没听,走进启东中学的常态课听了一节新授课《平面向量》,这节课平实、没有花招,更没有老师口若悬河的说教。给人亲切、自然、平和的气度。讲学案设计有启东中学的传统。讲学案分四部分:一先是预习部分,二是例题部分,三是课堂检测部分,四是课后练习。预习部分每位学生都认真完成,教师抽查后课堂讲解新知。例题、课堂检测学生课前不要做,教师讲解15分钟不到,学生用30多分钟时间完成讲学案上例题、课堂检测、《同步练习》几个题。学生完成的题量是我们学生的至少2倍。这就是为什么她们的学生运算能力比南京孩子强的原因。学生做题很安静,没有相互交流答案的现象。说明这些学生训练有数、学生自信。这些也许就是启东学生的素养。

第二、三节课听了同课异构中俩堂课,授课教师分别是启东中学徐李华老师及天津市耀华中学张明老师,课题:《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由于两省在此节内容上高考要求不完全一样,因此同课上有差异。但并不影响我们的学习。在此只谈谈启东中学的习题课的特点。利用几何画板通过数形结合突破“全称命题”、“存在命题”中难点。解决不等式中恒成立问题。选择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中一个点研究是复习课、习题课的最好方式。从教师析题、板书可见教师解题能力强。教师讲解平实。没有花招。这节课思维含量高、运算含量不少。学生能很好完成课堂变式训练及课堂检测部分。教师深厚的功底,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就了启东中学,这就是启东中学为什么能在每年的高考中,数学成绩在省内领先的原因。

启东之行,所见所想,我会在高一、高二年级尝试做一点。

启东之行学习感悟

东山外校  崔一美

上周末在启东中学开展了 2013 全国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 整个过程先是各位领导和大家交流研讨-教研观察:同课异构与价值辨认;中学研究与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项是课堂展示,分学科进行的,接着便是分科评课活动。启东中学开展了与以往不同的教研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共三位老师丁燕燕 ,王琰,冯靓各自按照自己的理念上了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三单元的project  Making a reference .参会领导要求各位参评教师在认真学习“课堂观察”的基础上,根据课堂观察量化表确定观察点,并进行观课、议课。虽然在探索之初问题不少,但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颇有收获,迈出了新型教研的可喜一步。由此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感悟1.平时要多加强听课培训、转变观念很重要。教师们都认为这次教研探索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不过是开开会,课堂听课、评课而已,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学习培训过后,教师们深有感触地说出了心里话:以前听课,听课单位或者本学校或教研组给每人发一张听课表,听课者没有目标,课堂上只做实录,课后人云亦云,对授课教师进行一番对与错的评判了事。听课没有针对性,没有课后反思,听过就过了。现在这次开会专家明确了“课堂观察”就是依据课前说课(听什么,怎么听)——课中观课(聚焦什么,记录什么)——课后会议(依据什么,建议什么)来关注学生如何学习、学得怎样,不是对教师单方面的行为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学得多、参与面广,有情感参与,最大化的发挥学生的作用。我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教师作用也不能一票否决,只有两者都发挥最大作用时,课堂才会活起来,才会体现新课程的特点。本次学习收获很大,得感谢各位领导创造的这次机会。

思想的碰撞  别样的思考

——2013全国普通高中特色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会

东山外校  张强鑫

1278日,我校高中一行8人在教务处罗小文主任的带队下前往江苏省启东中学参加2013全国普通高中特色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会。本人有幸参与,现把这两天外出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感悟记录如下:

一、对同课异构的理解更加深刻

同在哪里?异在何处?参与工作以来,参与了不少学校的同课异构活动,同一节课由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班级开课。本次的对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理解更加深刻:

有一群人的同课异构,有一个人的同课异构,都很有研究价值。

同在目标——确定课堂的目标,关键在价值定向,指的是人们认为学习者究竟应该学到什么,其中“最应该学到的”就是课堂的灵魂,应该是相同的。

异在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与方法(程序、策略)在时间、空间里的展开过程和展开状态可以变,可以个性化,可以特色化,可以不相同。

二、对课堂价值的感悟更加坚定

课堂中要给学生留下一些重要的东西。工作以来,我始终追求这样的课堂。在自己的备课中始终坚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的地理知识。始终追求让学生通过我的课,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是思想上、价值观和人生观上的收获。我始终追求我课堂中的地理学科特色。但由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的不够,制约了自己进一步发展。本次活动中的专家讲座,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任鹏杰教授给我们作的《同课异构与价值辨认》讲座,他提出教师课堂中要特别关注学科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事实不是智慧,知识不是智慧,智慧是指知识在生活中的恰当运用——能正确指引、帮助、支持人去幸福生活的知识运用。课堂教学就是要把知识转化为智慧。

三、对课堂中教学情境运用更理性

以张继飞老师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为例:

引出新课:教师介绍(启东印象)——台风菲特给启东带来的影响。请学生结合资料描述台风的影响?引出本节话题“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课堂中:继续利用“台风”教学情境,从其产生的机制原因(自然原因),人为不当加剧的危害,分析如何防止台风?

结尾:从台风引出其它自然灾害,从成因,影响及其防止,给学生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好的课堂情境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同时将情境运用到整节课的始终。课堂的整体感很强,这是我从张继飞老师课堂中学习到的最大的亮点。

四、时刻关注课堂生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陈炳飞老师是江苏省昆山中学的特级教师,他的课堂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信息量大,时事信息多,时刻关注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体现地理的实用性。如,“海燕”袭击菲律宾;“中国不计前嫌 援菲展大国风范”;我国2011旱、涝交织影响。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华西、黄淮等地遭受严重秋汛灾害等等,无不体现对现实生活素材的运用。

在地理教学时,我们老师也应密切关注周围的生活现象,并适时地引入课堂,探究其形成发展的地理原因。比如陈老师,要求学生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身边的一些事情,讨论中国援助菲律宾的是否合适等问题。通过地理教学,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其学习地理的兴趣。

当让对时事的运用,对不同的课型要做适当调控,我个人的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进课堂前,教师要对本节课学习意义做到心中有数;

2.是对自己所教的内容心中有数;

3.是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心中有数;

4.是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心中有数;

5.是对围绕完成教学目标的恰当的教学设计心中有数。

五、传统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两位上课的老师都是高手,课也都很精彩。但是课后点评中,雷鸣教授指出了他们共同的不足:都没有板书。

这点本人深有体会:一节精彩的课,板书的作用必不可少,板书有利于:

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

教学板书的有时还在于,漂亮的板书还能从视觉上强化对学生的刺激,成为许多学生争相效仿的对象,增强师生的吸引力。

本次活动为期两天,虽累但是收获颇丰。作为年轻教师我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努力学习,尽快的成长起来。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样的学习机会!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东山外校 语文组  梅张培

     1278日,我校一行八人,赴启中参加了“全国高中特色课堂”的培训和学习,虽然路途遥远,时间仓促,但感慨很深,收获颇多!

启中本次活动开设了两个培训讲座,和三节公开课,其中有两节课同时进行,供与会教师自行选择!三节课是“同课异构”形式,讲作文写作。作文课一直是我的弱项,这次正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启中的施老师的课题是“谁言高分是神话,成事其实全在人”,首先,讲了“感情真挚的三条标准”,接着讲了“如何表达心中的情感”及“加工情感的注意点”,最后是“小练习”。整节课围绕“感情真挚”这个中心,环环相扣,环环深入。讲练结合,动手动口,互动融洽!

下午河北衡水中学的海老师为我们示范了一堂诗意盎然的作文讲评课。以诗句结构整堂课,由练到讲再到练,学生动笔的机会非常多。而且在课堂上穿插播放两则视频,既激发了生的兴趣,又以视频带动练习,形式非常新颖!

我想今后自己在作文课堂教学中,也要尽量做到“新,活,实”,既不枯燥,又不流于“花架子”,这是教学的追求,也是教学的宗旨。

赴启东中学学习有感

东山外校  卓成海

1.王生校长是个有思想,有行动,敢说话的人。启东中学能有今天的成绩,与王生做30年校长有很大关系。正如柳斌老师所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东外已经走过10的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信在张景彪校长的带领下一定会成为一所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教育集团。

2.我拍摄了启东中学课间操从进场到退场的全程录像。行进队伍均为4人一排,排面整齐、脚步一致、恰踏节拍;到操场上,站位整齐,节拍一致、动作协调舒美。启东中学的课间操是高标准的课间操。学生退场后,我看到每位学生的站位都用白石灰临时定了点,对此,我不认为是白石灰给启东带来了高标准的课间操,相反,白石灰正说明了启东中学办学的高标准、严要求。我这样说是有理由的,因为进退场的排面、脚步、节拍,做操时动作一致不是白石灰能办到的。

3.三节数学课,我听了两节(启东中学徐李平的课和天津耀华中学张明老师的课)。两位老师的课均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的要求,但又有不同,有两点,一是徐老师的课是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江苏卷)》设计的,张老师老师的课是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天津卷)》设计的,二是张老师平时有一项重要工作是奥赛辅导,这在两节课上也有体现。

4.学习启东提高自己。

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    物理组:翟燕

2013127,我有幸随同领导一起参加了在启东中学举办的“全国特色课堂·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这次也一样,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活动一:两位专家的讲座。

活动二:观看启东中学课间操

活动三:高二物理《变压器》----南通中学  徐海菊

活动四:高二物理《变压器》----泗阳中学   卢伟

活动五:专家评课

首先,课间操对我感触挺深,进出场井然有序,学生声音洪亮,做操时动作非常协调一致,可以看到启东中学学生的运动精神面貌极佳!

另外,最大的体会当属听的两个“同课异构”的高二物理《变压器》。同样的内容,两位老师风格迥异,各有千秋。但是,共同的优点都非常值得我学习。比如:

两位教师都充分遵守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放开,让学生去

探究。尤其是徐海菊老师,《变压器》中的实验探究,其实对于刚刚接触的高二学生来说,自己探究“变压规律”,还是有点难度的,U2n1n2U1均有关系。但是她几乎完全放手,只是提供了表格,数据的选择,数据的处理,规律的寻找都是给足了时间学生小组完成,发现学生其实可以做的很好。控制变量法平时的课堂中,我就发现自己顾虑太多,不敢放手,这样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挥。

   卢伟老师,在刚提出“变压器”的概念后,接着让学生猜想:“怎样让灯泡更亮?”一个女生上台研究了一翻后,很好的完成了,这就是学生自己的发现。接着就是学生探究环节:“U2 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完成的也非常好!

两位老师都是的问题设置都非常精准,高效。徐海菊老师连续的几个问题,让学生

一步步对变压器的原理有了充分了解。最后,“升,降压变压器的导线粗细一样吗?,为什么这样做”看似简单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启发是很好的。

两位教师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也很强,值得自己日后深思,学习。比如:徐海菊老师

实验演示时,不管怎么换导线,换小灯泡,小灯泡都不亮。这时,她很镇定,挨着排查故障,发现应该是灯泡问题,结果短时间内解决了问题。

另外,语言规范精炼,几乎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这个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多注意,多锻炼。

当然,最后听了专家们对两位教师的评课,才发现原来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知道了两位教师不足之处。听别人评课更是一种学习和成长!

自我反思:听了两位教师的课,看了气势宏伟的广播操,我充分认识每一次外出学习对于我都是一种反思和激励,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

 

如何巧用课堂的“问题丹”

——2013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交流研讨会听课感悟

东山外校  王业明

20131278日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在江苏省启东中学举行,本人有幸参与了本次活动,虽然天空并不作美“雾霾”笼罩天空,但是心情非常的激动,因为自己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名师的课堂。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任鹏杰老师做了《教研观察:同课异构与价值辨认》的报告,让我对同课异构和高中历史课堂注重价值引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按照活动安排,听了两节历史公开课,开课教师分别是江苏省泗阳中学蒋薇薇老师和河北衡水中学孙玉静,两节课的课题都是《两极世界的形成》。两节课都很精彩,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玉静老师的课,他的课堂提现了衡水中学教师的基本素养。胡适曾给大学毕业生“进入大世界”开过“防身药方三味药”:第一味药叫做“问题丹”,第二味药叫做“兴趣散”,第三味药叫做“信心汤”(《胡适学术文集·教育》,第205页,中华书局,19981月)。孙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材料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一个问题解决之后孙老师不是接着进入下一目内容,而是让同学们反思对这目内容有没有疑问,有疑问提出来师生一起研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孙老师有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又被引领到了更高的角度去认识教材内容。孙老师巧妙地利用“问题”引领学生去认识历史,感悟历史,让课堂既充满探究的了乐趣又体现了历史思维的深度。“问题”是孙老师历史课堂的一剂丹药,巧用历史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历史思维的培养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教学目标,孙老师的课堂值得借鉴。

    听了两节课虽然风格各异,但两位教师课堂中体现的课改理念是相同的:教师应具有学生主体意识,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应该带上“问题”多反思自己的课堂,以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问题丹”必须随身携带。

有启有法,有感有悟——雾霾中的启东行

东山外校 顾备战

有幸参加了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暨基础教育研究院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联合主办的“2013全国普通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虽然一路奔波,雾霾严重,身心疲惫,但是还是有些兴奋的,因为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是一所全国有名的神奇学校——启东中学,因此在途中就制定了这次学习活动的目标,学习先进的教学策略,感悟纯真的教育管理,为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找准方向。

一、专家讲座

经过简单的开幕式之后就是聆听任鹏杰专家的报告《教育观察:同课异构与价值辨认》和雷鸣专家的报告《中学教研的方法、表述和视角》,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所有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抱负和担当”为中学教学和教师教科研指明了方向,激活了思路,提供了动力,补给了能量。

二、课堂学习

听了三节课,课题是《原电池》,海门中学的冯鹰老师注重启发,在实验探究中促进学生知识自然生成;启东中学的吴伟丰老师注重情景引入,巧妙设疑,注重探究细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生成知识并提高能力;衡水中学的郝占伟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实验和问题的打通了学生对于原电池抽象原理的理解。在这三位老师的教学中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我们听课学习的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刻体会到这种“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

三、体验育人

在听课和专家讲座中间,我们还有幸观看了启东中学学生的广播操,从进场到做操再到退场,有条不紊。虽然没有太多的惊喜,但明显感觉到学生的进退场的自信大方,做操的动作到位统一。

雾霾的天气似乎看不到远方,但又身在其中,虽然短短的两天时间所观察到的和体会到的极少,但又是实实在在的一种教育,相信总有一天雾消霾散……

                                                              

附中分校学习感悟

去启东中学观摩同课异构的感悟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徐国民

时间:2013127

内容:中地参2位专家报告《同课异构与价值辩认》、《中学教研的方法、表述与视角》

      湘教版《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同课异构(朱兰萍、陈炳飞)     课后评课

地点:启东中学

收获及感悟:

任专家说,课堂的灵魂在于对知识的理性把握和运用:知道“是”什么、“不是”什么,也知道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还知道“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运用”是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关键。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实际操作过程中,都应在认真钻研课标、教材基础上,很好地把握教材,灵活动地运用知识,操作课程,感受课程。

教师课堂所采取的一切措施、方法、策略,都是服务于或服从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否则,都是不科学或不必要的。

雷专家对于“探究”的观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切探究,都应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开始,围绕结论寻找答案的并非真探究。纵观现行课堂,对于挂着“探究”名义的活动比比皆是,看上去热闹,但真问题、真探究的很少。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并没得到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探究问题的质量,是值得进一步深入学习,不断实践的。

课堂教学的导入情景设计,应该明确的目的,应该与本节课的教学中心内容吻合。

应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选取应该精益求精,力求较好的视觉冲击,或思维引领。宜少而精。

教学过程,应体现强烈的生本思想,一切为学生着想,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尤其应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包括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思辩能力等。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民主的,师生是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应注意倾听学生的观点,学生的主张,教师不能以绝对权威轻易否认学生的观点。课堂不只是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过程,更应该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充分的准备(材料、方法、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分析问题。

去启东中学观摩同课异构的感悟

附中分校  周天航

时间:2013127

内容:中地参2位专家报告《同课异构与价值辩认》、《中学教研的方法、表述与视角》

      人教版《市场配置资源》同课异构(通州中学、启东中学、华中师大附一中)

课后评课

地点:启东中学

学习感受:

1.两个专家讲座质量比较高,专家从理论到案例,真诚地中肯地表达他们自己对教育、对课堂、对教研的看法。同时也明确指出目前高中教育、高中课堂和高中科研存在的问题。其中有几个观点深受启发:①教育的责任重大,关系民族的命运,因此,教师的责任也重大。②课堂的最重要的目标是价值观,其次是能力。③现在的教育依然是缺乏正确的“理念”会说几个教育新名词不叫有新理念。理念是基于实践的观念——关键在于——知道怎样去行动,做了该做的事情。④要把孩子当做孩子看,教育不能一切都是逻辑,一切都是因果,一切都是计算,一切都是规范,一切都是控制……而虔诚、情感、道德被抛在一边,人不再有审美的玄思和艺术感悟,不再有精彩的诗意人生!

2.听了两节同课异构课,两位老师都是同一情境贯穿始终,理念和做法和一般公开课差不多,充分表明,教者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充分表现出他们的教育机智,教学功底深厚。

3.该校学生诚朴、踏实、勤奋,课堂专注、善于思考、学习扎实,让我感受到学习的内驱力、学生的习惯和规范对于教育教学非常重要。

4.我们无论有多少理念,首先要一直反思,我们的教育思想是否正确、科学,其次要思考,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是否践行了教育理念。最后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是否有童心,是否有真诚、是否有包容、是否有真爱。是否把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生命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去启东中学观摩同课异构的感悟

地点:启东中学  评课人:徐俊锋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英语学科共听2节课,听后收获颇丰。简要归纳如下:

第一节课(启东中学 丁燕燕老师):以“世界文化的了解与交流”为目标,利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充分调动学生课前,课堂和课后,以小组讨论与协作的方式组织并出色完成了教学任务。备课充分务实,容量大,各种音像资料丰富,教案详尽,体现集体智慧。学生分组完成POSTER的制作与展示。

第二节课(常州一中 冯靓):以“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春节”为目标,利用个人出色的口语和笑容等个人魅力,成功地激发了每位同学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精心设计问题,层层推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小组协作的积极性。学生们通过阅读,分析,合作,活学活用,当堂完成了一篇结构清晰,词汇准确,句型丰富的英语写作。最后能引导学生从contents, pronunciation, expression等几个方面对小组展示进行评价。是一节很成功的,借班上的project课堂。

总结: 特色课堂 同课异构

启东中学听课学习感悟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单于  解赞斌

顶着寒风,吸着雾霾,我们向启东慢慢走来。在启东7日听了两位专家讲座,两位老师的数学课,很有收获。感悟如下:

颜林老师的课的特色有:

在基础题中呈现数学的基本原理

在例题选择中突出基本思想

在一题多解中挖掘每道题的教学效率

在一题多变中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

在板书设计中进一步强调数学思想方法

建议:老师讲的还是比较多,板书比较多,导致字小,后面学生看不清,建议板演能精炼些。书写主要步骤和数学思想方法即可。

张明老师的课的特色有:

对数学原理的使用先垫基础

小题训练将通法

例题讲解提高能力

数形结合揭真谛

构造函数过难点

建议:知识梳理没必要那样梳理,基础题比较简单,例题选题太难。问题呈现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一学生板演例题1时,没必要在旁边两次提醒学生的错误,板演目的就是要暴露学生的错误所在。

两专家的内容很精彩,还需慢慢研究体会。

学生的精彩成就了老师的精彩,所以老师不要讲得太多,让学生多去讲,多去说。

 

秣陵中学学习感悟

成长也要被督促

——记赴启东中学学习感悟

南京市秣陵中学丁梅

迎着寒风,吸着雾霾,我们向启动走来……。“80年的艰苦历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80多年的风雨兼程,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80年摸爬打滚,启动人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怀揣着憧憬与学习之心开始了我的启东之行。

(一)夜幕报到

4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把我们载到长江入海口城市——启东,报到是首当其冲的事,虽然排队时间有点长,但真切的感受到了启东中学对江宁老师的关心与关照。

(二)地道晚餐

安顿好住宿后,各校领队自己解决晚餐,晕。。。,人生地不熟,幸好有导航,帮了个大忙。我们商量后决定前往——牛牛私房菜,在一个很僻静的巷子里,生意却很好,我们断定肯定没找错,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果不出我们所料,菜的味道不但正宗,价格公道,更关键的是教师们都很满意。

(三)潜心学习,学有所获

回宾馆后,我和同宿舍的老师共同研读了学习材料,从日程安排来看,有精心谋划,内容丰富,南通市各级领导重视度高,专家讲座侧重教师教研的观察与技巧方法的指导,九门学科同课异构课程同时开设,还安排了专家评课与互动交流。我也提前规划了自己第二天的听课学习安排。

名校自然有名校长,在开幕式上王校长的一席讲话,让我深深地体会出他以及他所带团队不断探索、改革,寻求发展的动力,为教育贡献的激情,聚力凝神,紧抓课堂,真心是为了孩子们。

二位专家任鹏杰、雷鸣教授从什么是教研,教研能带来什么以及中学教研的方法与技巧,结合典型案例形象生动的展现了教研的行视角与方向。由此想到: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可能花哨的东西越来越多,百花齐放,真正潜心为学生的“学”而“教”的少,老师也开始像走进雾霾一样,找不到方向。

听课环节中我听了启动中学高级教师施忠涛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和天津耀华中学张明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并参加了数学分会场的评课活动。我是一名信息技术课老师,对教学内容上不会把握,只能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所看所想,不具有评价性,但需要勉励自己。施老师的课选材相当切合主题,举例也生动,甚至感动;善于总结归纳记叙文写作方法的指导,并提前与高考标准挂钩;在语文课堂上也有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与指导;思路很开阔,利用古诗句来理解景物描写对真情实感表达的重要性,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从一节课的效率上来说,明显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少,课堂气氛有点沉闷,感情似乎有点压抑,在高一的课堂上多一些即兴的,哪怕是很少的有真实情感的语言流露与交流,不需要给学生提早进入高考的戒备状态,可能他们会轻松些。

老实说这节数学课我没太听懂,一是自己高中时数学没学好,二是启东中学学生的成绩太好了,我跟不上节奏。在张老师的课上我学到了如何幽默风趣的尊重,启发学生们,调节好课堂的气氛,其次教师的数学功底相当的好,对拓展的知识讲解慢条斯理,从容淡定,有种娓娓道来的味道,感觉非常舒服,这大概就是教师的魅力所在吧。这里也有点反思:数学的学案和课堂老师讲解的练习是否一致?这是来自连云港的一位教研员提出的问题。针对我们的学生我想我们是可以一致的,因为我们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如果能把教师精心选择的题目做好,理解透彻也算不错,但就一些生源好一点的学校,我感觉数学仅靠做这点题肯定是不够的,教师应该要有拔高。

(四) “零距离”教研效果

镜头一:

教师私下交流:“不就是这样吗,看看呗,人家学生跟我们没法比,其实我也不想来”。

镜头二:有个老师进来后坐在最后一排椅子上,把教案纸放在脸上睡觉,上课时竟然打起了呼噜声。

镜头三:

我今天上午这么多课,这次的小结明显是要我们百度吗。

每次学习培训从领导层都是精心组织与安排,实际效果有多大?估计每落实一层都会大打折扣,如果每次活动都必须要教师参与,落实到具体任务,根据完成情况给予教育学时的折算,教研效果是否会好些?真心感叹:成长也是要被督促的!

启东中学,对我而言仰慕已久,有这样的机会来学习真是荣幸之至。此次之行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也得到区教研室领导对我的关心与帮助,备受温暖。略谈自己的一点   感受,锻炼的同时,也鞭策自己总结反思不足,争取有更多学习的机会。

参加“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探讨会”有感

秣陵中学 李勇

在学校的组织和安排下,我和几位老师有机会参加了在启东中学举办的“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本次活动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和激情四射的课堂,真可谓饕餮盛宴,专家们对教育教学的深刻思考,老师们对教学的精彩演绎,让人顿觉不虚此行。

整个活动安排得紧凑而有序,上午我们聆听了2位专家的主题报告,听课1节;下午听课1节,然后分学科进行评课及交流研讨。

   几场报告当中,由任鹏杰老师主讲的“同课异构与价值辨认”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使我对“同课异构”的认识由模糊变得清晰,由简单走向深刻,使我能对“同课异构”这个词重新认识和思考。

   任老师在报告伊始,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对整个发言进行了引领。并提出了一个很朴实无华的问题:同课异构——“同”在哪里,“异”在何处?看似一个再平常不过的问题,其实切中了我们很多人的要害。因为这个问题过于平常,平常得使我们几乎从未用心思考。

报告指出,课堂的灵魂,必须是价值定位。丧失了价值辨认,就丧失了课堂之魂。教师要做好价值协商教学,应该做到:第一,寻找价值——定好课程和教学的价值目标,学生知道应该学到的;第二,传承价值——守望人类善美真等永恒价值,学生懂得必须坚守的;第三,转换价值——诊断价值健全与不健全状况,学生明白应该改变的;第四,均衡价值——比较多元价值从中汰劣择优,学生确知必须兼容的;第五,协商价值——讨论价值认同与认异的可能,学生明白可以共享的。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完整的课程观和完整的教学观,都要求坚守“变之中的不变”,不容许教师随意“改变”课程目标。教师所应做的是将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和学习者健康成长的需要结合起来,建构课程内容和价值,并据此实现“教学转化”。

    如果说这些说法都比较抽象,那么下面的报告对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备课、上课等环节的指导就直接了许多。任老师指出,当今课堂,都在悄悄地发生着革命,都在发生如下转变:

由“教授的场所”转换为“学习的场所”;从以“目标——达成——评价”为单位的程序型课程,转变为以“主题——探究——表现”为单位的项目型课程;从班级授课的模式,转向合作学习的模式;学校不仅仅是儿童们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的所在,而且还是教师们作为教学实践专家的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所在。这对那些还墨守陈规,“顽固不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敲响了警钟。

赴启东中学学习感悟

秣陵中学   刘兴翠

本人有幸随江宁教研室领导来到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启东中学,参加了“2013国家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经过一天的学习交流,收获颇多,对于本次的学习交流活动感想如下:

一、上午听了任鹏飞和雷鸣专家的主题报告,任教授的《校验观察:同课异构与价值辨认》报告,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同课异构”课在我们的课堂中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作为一线教师,课堂就是我们的舞台,怎样让我们的舞台精彩有效呢?课堂的有效在于我们肯动脑筋,勇于上“同课异构”课,我以前的课同一节课上六个班也只是一个设计一个模式,从未想过这样效果很不好,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同课异构”课在我的课堂上很有必要,我以后会尝试去做的。

二、听了两节必修1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的“同课异构”课,有幸从中学到了很多,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黄静老师和孙玉静老师的课非常的实在。首先,整个课堂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理念,这一点在两个老师的课堂上都充分体现出来,特别是黄静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谈论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性非常高。其次,历史课堂不管设计的多么完美,总会有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总会有疑问,没有疑问就是有问题的课堂,所以孙玉静老师的课堂,让学生提出自己学习本课时的疑问,并当堂解决,效果非常的好。第三,两位老师都对自己的课堂,对历史教学的价值、情感教育上都作了努力,黄静老师的“感悟历史”,孙玉静老师的“合作探究我们如何推动和推进世界和平?”,都深入了对历史教学的反思和情感教学。

以上是我此次“启东学习之行”的感悟,给我一次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我希望有更多的这样的机会来不断提升我的专业素养,服务于学生。

做“好”教师

——赴启东中学学习心得

南京市秣陵中学    朱才英

127,我和我们学校的老师到江苏省启东中学参加了2013全国普通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听取了全国著名课改专家任鹏杰、雷鸣作的教研观察报告,观摩了两堂同课异构课《记叙文写作之感情真挚》,收获很大。

雷鸣教授所作的《中学教研的方法、表述和视角》里面谈到了中学教研的三个问题,既:什么是教研,教师需要教研吗,教研能带来什么;中学教研的基本过程;中学教研的方法技巧;中学教研的表述形式;中学教研的视角和方向。其中这样一段话我深有感触:最棒的老师,不仅课教的好,对学生日常生活、个性、眼光、观点、世界观、人生观有影响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判定一个教师是否是好教师的标准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被定型了的,多少年来几乎一直如此。即师德方面要求勤勤恳恳,严厉认真,不苟言笑,严以律己,有责任心,公平公正;师生关系方面要求要热爱学生,要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学生,关心学生;教学方面要求知识丰富,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讲课生动风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个性方面要求和蔼可亲,善解人意、理解人;穿着方面要求是朴素大方……应该说,上述这些标准涉及的层面不可谓不多,雷教授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好教师的标准。

我们来阅读一下美国人眼中的好教师的标准:
   
好教师一定是一个热心的人,是一个出自热爱教学而不是因为稳定的薪水、较长而又固定的假期、较短的工作时间的缘故选择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是一个能从其教学中体验到快乐的人。他一定了解所教的学科,不仅仅是他将要教给学生的那些知识,而是如何最大量地教给学生。他一定能够通过使学生熟悉到他们能在大学里学到什么以及如何研究和解决未来可能碰到的问题,来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并使他们保持强烈的好奇心??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他今年在课堂里所能学到的多得多的东西。
 
    
好教师不仅能增进学生的理解,更是一个关注并能影响学生行为的人。好教师能与家长和学生保持很好的关系。他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他能够正确地判定学生不同的个性并能据此采取相应的教法。他对所有的学生及他们家长的来访,总是乐于接待,学生可以随时与他电话联系。他与学校的治理者相处得也很好。他永远布满爱心善解人意。他通过自身对学科的投入精神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对于贫穷、政治偏见以及不公正等明确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

多年之后,一个学生是否记得你这个老师,也许真的不仅在于你教了他多少知识,或许他把这些知识都还给了你,而更重要在于你怎么影响了他,改变了他,也许这才是我们所有教师要追求的吧。

2013全国普通高中特色课堂展示观摩有感

南京市秣陵中学  林秋成

      2013年12月6下午,我们在学校教务处丁主任的带领下,乘坐两辆大巴车,满怀希望地奔赴江苏省启东中学,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 2013全国普通高中特色课堂展示课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暨基础教育研究院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联合主办,江苏省启东中学承办的2013全国普通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这次次活动特邀全国著名课改专家任鹏杰、雷鸣作教研观察报告,还邀请了华中师大一附中、天津耀华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江苏省常州一中、江苏省昆山中学、江苏省泗阳中学、江苏省南通中学、江苏省海安中学、江苏省海门中学、江苏省如皋中学、江苏省通州中学等省内外名校的17位名师与启东中学的名教师同课异构。这次活动规模大、规格高,从新的教育理念上对课堂进行设计解读,让所有参会教师都充满期待。

虽然这两天江苏大部分地区深受雾霾天气影响,但是全国各地还是有几百名教师奔赴启东。我们经过了近5个小时,才于晚上7点多钟赶到大会报道地启东大酒店。第二天早上7:00,我们吃了早饭,乘坐大会组委会安排的专车赶到启东中学,开始了一天的行程。8:00,启东中学钱副校长主持,介绍了主席台主要领导,由王生校长致欢迎辞,及主要领导讲话。8:20,任教授进行《同课异构与价值辨认》的专家报告,任教授从教育是决定一个人生活质量的手段引入,从同课异构的同在哪里、异在何处进行分析,从价值定位是一堂课灵魂的高度强调了一堂课中价值辨认的意义,让人深省;9:40,雷教授进行《中学教研与表述的方法和技巧》的专家报告,雷教授从中学教研的三个问题引入,介绍了中学老师进行教研的一般步骤,进行了老师教研方法的介绍和教研表述的技巧。两位专家从更广的视野告诉了普通老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人受益匪浅。10:40至下午14:00,我们共学习了启东中学吴伟丰老师,海门中学冯鹰老师,衡水中学郝占伟老师三位老师展示的《原电池》的同课异构展示交流课,三位老师在基于让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形成条件等重点知识这一学习目标引领下,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渗透科学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达到能力的达成,给人感受颇深。在研讨过程中,南通市教科室沈世红老师对三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让与会老师收获颇多。

一天的观摩活动虽然时间紧张,但是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对专家教学理念的学习,和对不同名师对同一课题知识的处理,充分让我们感受到精彩课堂的魅力,真是不虚此行!

破霾还需大风吹

——启东之行感想

秣陵中学  杨庆元

126,南京,雾霾红色预警,我们从南京出发。去往我们心中的那片光明之地——南通启东。怀着一个对南京依然处于严重雾霾天气沈甸甸的心,我们来到了海滨城市。刚下一地,清新的空气让我们耳目一新。来到国家级示范高中启东中学之后,带来的更是一种心灵的冲击。

在启东的日子行程是比较满的,从早上8点至晚上7点,整整近12个小时,我们都呆在启东中学。我们观摩,我们学习,我们发现。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学生。上午和下午我们各听了一节课,在听课之前还观看了学生的课间操。给我震撼的是:启东的严谨,纪律和务实。

课间操的集合,3000多学生在短短的5分钟内全部到达指定位置,期间没有一个班主任对本班班级进行指点和要求。学生没有多余的动作,没有多余的废话,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课间操前后20分钟,进场和退场都是既快又有序,我只听到广播说了一下退场,其他的话根本没有。

课堂上,作为地理学科自然选择了启东的教师进行学习观摩。整节课没有听到老师任何一句提醒的语言,比如:“同学们动一动笔”,“该划一划了”,“我们已经讲到书本哪一页了”等语言。反观学生的动作,自觉的记录,自觉的翻书,自觉的进行整理和发言。教师的每一个提问,没有一个学生是回答“不知道”的。这再一次的让我感受到了启东人的严谨,纪律和务实。

课间,作为高三班主任,我特地找了几个高三的教室进去参观。诺大的教室,没有一个课桌上的书本是超过10cm的;几乎每个人的课桌上都有个笔袋,而笔袋中一定有黑红两种笔;班级的墙上贴着自己的目标,几乎全部都是国家重点大学,没有一个人的目标是不明确的;整个教室没有一个装垃圾的东西,但教室很干净,几乎没有一个学生的周边是一团糟的。

有幸在6点左右看到高三年级已经在上晚自习了,遂前往观摩。五六十人的教室居然没有教师看班;更让我惊讶的是,五六十人的教师没有一个人讲话,都在做关于学习的事情。有课代表在黑板上布置作业,但却没有一点声音发出。我不禁回忆自己班级学生的晚自习情况,只能长叹一声,摇摇头。

回到南京的路上,我们望着窗外逐渐被雾霾占据的空气,那一丝的震撼又被沉重所代替。今晨,困扰了南京6日的严重雾霾天气终于被强风给吹走了。而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应该来一股强而有力的风呢?是不是也应该更加严谨,纪律和务实呢?

去启东中学听课学习有感

秣陵中学   阮德明

在区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126---128日到江苏省启东中学进行听课学习,

首先,我们听取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任鹏杰教授作的《同课异构和价值辨认》的讲座和《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主编雷鸣教授作的《中学教研与表述的方法和技巧》的讲座,聆听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的真谛。

然后,我们观摩了启东中学袁迎燕老师和华中师大一附中黄吴静老师的同课异构展示课《市场配置资源》,他们的课让我感受颇深,收益匪浅,也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他们的课展现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现就参加的这一次活动谈一点自己的粗浅体会和感受。

1.重视生活化的情景设置,让学生探究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

两位老师课的精彩之一,在于课堂上设置生活化的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去让经历,去探究,去发现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袁迎燕老师设置情景--启东市的房地产现状调查,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探究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机制,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优点;在观点交锋中探究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探究单纯让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不足--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黄吴静老师设置情景--大学毕业生阿生准备开设销售猪肉的店铺的情景,一步步深入,让学生探究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决定性手段以及市场调节的优点、局限性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2.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这次听课中我明显地感受到这些上课的老师都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都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事可做”,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并对相应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技巧进行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深。学习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重视基础,回归课本

在两所学校的听课中,我感觉到,他们非常重视课本。重视课本。而我在教学中,这一点做的还很不够,往往注重蓝本中的考点讲解,认为课本很简单,学生课后看就可以了。但是往往学生在课后很难落实下去。

4.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团队协作意识强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感到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精巧,导入自然,过渡顺畅,环节齐全我们还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教材,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贴近学生实际,分层合理得当。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提高了老师的课堂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天的学习,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收获很多,名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驾驭、调控课堂的能力,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以这次学习为契机,从各方面找不足、找差距,一点一点的进步,一点一点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通过努力力争使自己的授课水平实现新的跨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学习感悟

南京市秣陵中学  马建林

    12月6到8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中教参,省教研室组织的,在江苏省启东中学举办的“2013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的培训活动,短短的3天时间,收获确是巨大的,对我的教育教学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首先,是自身目标的明确。教师职业很容易形成一个简单的重复,我们就是在不断的重复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听了雷鸣专家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师其实还有普通教师,优秀教师,名师,教育家的区别。碌碌无为的教学十余载,依然是一名普通教师,原因就在于没有树立更高的目标。如何在教师的岗位在工作的不枯燥,就要给自己树立远大的目标,按照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向着优秀教师,名师努力。

    其次,是教育理念的收获。听了任鹏杰的专家讲座,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前,我更注重知识和学科习惯的培养,通过学习,我也深刻的感受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是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第一破坏力,我们物理学科更是这样,要教育学生把知识用于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只有让学生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

    第三,同课异构,感受名师的风范和独特的教学魅力。听了海门中学徐海燕老师和泗洪中学卢伟老师的两节课,发现他们都有这样的共同点,就是对课本钻研的很深,备课很充分认真,名师尚且如此,我们普通老师更要以他们为榜样,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第四,专家点评,拨云见日。我校进行过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总体效果不理想,自己也很困惑,传统课堂教师的比重过高,高效课堂学生的比重过高,如何去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听了专家点评,提到新兴的“颠倒的课堂”理念,让我顿时有了拨云见日的感觉,颠倒的课堂融合了传统与高效课堂的优点,合理分配了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比重,符合新课改的思想,必然会成为以后教育教学的一个新型教学模式大力推广。

    第五,名校长的朴实之语,却是精华所在。在开幕式上,启东中学的王校长的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他说,做为行政部门,就要办好每一个学校,做为老师,就要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这是启东中学的全人理念,也是教育的实在的本质。我们学校是区里唯一一个三星以下的学校,生存情况堪忧,但是做为教师,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

    学习,交流,实践,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去成长,我会把这次学习之行的领悟融会到日常教学中去,不断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自身的专业素养发展,为江宁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013全国同课异构展示感悟

南京市秣陵中学    杨海荣

127有幸参加了在启东中学举办的2013全国高中特色课堂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会,认真聆听了2位专家的报告和2位教师执教的英语课,再加上全国各地的名师对英语教学的点评,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现就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教师专业的提升

    听了专家的两场报告让我明白了教师同行之间的观摩是提升自己职业专业的有效途径,向同伴学习模仿并实践创新较快地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优秀的教师。教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形成不同的规划,学会思考运用更适合每一个班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如何上课

任教授的告诉了我们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知识经课堂省察转化为生活智慧和美德。这就要求老师上好每一节课。那么需要怎样的课堂呢?任教授告诉我们一节课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准确教学,透彻理解,有可靠知识的课堂—不务虚

生动活泼,学来生趣,有特色魅力的课堂—不僵化

交流问题,解决问题,有方法启迪的课堂—不空悟

协商思想,服务生活,有价值引领的课堂—不失魂

互动参与,激活差异,有公民文化的课堂—不独裁

质疑批判,追求真理,有人格担当的课堂—不盲从

学情为重,据学论教,有评鉴改进的课堂—不失责

展示课的感受

   听了丁老师和冯老师两节课,他们有许多共同点,他们目标一致,都注重小组合作。他们同在目标但异在方法。丁老师通过阅读和图片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完成下面任务做引导。教会学生如何用英语做事,学生呈现表现很好。冯老师整堂课设计很好,导入新颖,教学衔接紧凑,通过老师任务与高考衔接密切联系。我认为有一点遗憾,整堂课没有听到学生的朗朗书声。如果冯老师在讲解短语后让学生统一读读效果会更好。

本次展示课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一定的思考。怎么样让学生保持英语学习的氛围?怎么样课堂教学更加扎实有效?通过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我将在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中适时加以利用。同时我也得到了很多经验,希望有机会能再次聆听这样的报告和优秀的英语课。

赴启东中学学习感想

秣陵中学 张利

本次赴启东学习,感受颇多。任鹏杰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课堂的智慧就是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这句话正好与此次生物同课异构的题目“光合作用”相呼应。看过一个国外的调查——很多学生在学完光合作用后,对于光合作用的原理把握得很透彻,却不能解决“植物的重量主要来自什么”。反思其中的原因,由于考试的压力,教师在课堂中过分关注知识、原理,却忽略了其实用性。有些老师及时地发现了这一点,但有时“虎头蛇尾“,未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个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生活中“进”,从生活中“出”,从而首尾呼应,强调知识的“运用”——课堂的智慧也应运而生。

雷鸣先生讲的是“中学教研的方法、表述和视角”,慷慨激昂,每一讲显得充实有力,尤其是“视角”一说让人眼前一亮。与任鹏杰先生的讲座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雷鸣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耶鲁改变我的一生”的小故事。教育推崇全员育人,但现实往往是班主任一人专管。尤其是我校的特殊学情,更应该关注到这一点,从每时每刻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