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校各处室>>教工之家>>>>正文

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

发表日期:2009/4/15 8:09:32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154位读者读过

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
 转自新浪博客

教学成功的秘诀之一,那就是让你的学生喜欢你,因为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更谈不上爱好。那么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教师,笔者在教学实际中做了以下尝试,效果不错,写出来和大家商榷。

一、用“爱心”唤醒学生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崇高的,神圣的,这种崇高和神圣需要用教师的爱心来支撑。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共处的过程中要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势情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学习困难和问题学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敬,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近对方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此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景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师的感情。

“爱”不仅是教育的一切,更是教育成功的保证。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学说,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如果我们能让每个学生在爱的阳光中成长,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奇迹就会出现。例如,我在语文教学中,坚持课前一分钟演讲,开始时有的学生不习惯,不愿意讲演,我采用多种办法激励学生,不厌其烦的帮那么语言有障碍的学生解决语言障碍,与有畏惧、害怕心理的学生进行亲切的交流,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都有一展示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们与我的距离感不见了,学生们逐渐喜欢上了演讲,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很快,有些学生的演讲非常精彩,令老师叫绝,学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

“目以传情,情以感人”。目光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传递爱的信息的重要的方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恰当把握目光这一无声的语言,捕捉时机,适时向学生传递教师真挚的爱的信息,给予鼓励和表扬。例如,在语文课堂讨论中,有些胆小的同学不敢发言,这时我就适时用温柔的目光激励他们,遇到有的同学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我就用善意的目光提醒他们,遇到他们回答犹豫不决时,我就用充满自信的目光鼓励他们,遇到他们回答正确进,我就用兴奋的目光表扬他们。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好多时候从我的眼神中就得到了一份关爱和温暖,从而增进了交流,使学生从心灵上得到了更多的启迪。

二、用“真情”感染学生

情感最主要的是具有调节功能,即情感(非智力因素)对个体认知操作活动(智力因素)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会影响认知活动的郊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等良好的情绪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使人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思维灵活,有助于内在潜能的充分展示,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对学习起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而痛苦、恐怖等不良的情绪则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会降低智力操作的水平。因此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增进师生情感的建立,善于控制、调节学生情绪,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为作品中的形象、意境,乃至情节、结构、词句所打动,所感染,从而诱发其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

发扬教学民主,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的基础。赞科夫曾明确地指出:“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学生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各种需求的活生生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主要有依恋、尊重、理解等需要。作为教师要努力满足他们的需要,因为人的一切活动,追根溯源,其动力来自需要。正当需要的满足是人的情感产生的内在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要运用情感感染功能,满面春风上讲台,以教师自己的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情绪,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应有的生气和活力,使学生敞开心扉,心情愉悦的接爱新的信息。其次爱护、尊重、理解学生,在课堂上我注重平等施教,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发号施令,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看待,尊重他们的人格,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尤其是后进生,我从不歧视,在课堂中把更多的关爱倾注给他们,想法设法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给他们“雪中送炭”,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产生强大的上进心和极大的成就动机,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教学相长,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虚心接受学生的建议与意见,每隔一段时间我便召集不同类型的学生座谈,让学生填写《语文教学情况调查表》,了解学生需要,沟通师生感情,及进改进教学方法。

三、用高沿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形象直接影响学生健康的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教师的仪表与风度、知识与才华、品格与修养往往成为能否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仪容整齐、端庄大方这些表层因素乃是先决条件。同时,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知识追求中的竞争日益加剧,学生对老师的智慧日益崇拜,学生更偏于“交流型”、“亲切型”的教师。除此之外,教师健康的个性品质、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和健康的情绪形成无疑也会成为教师吸引学生的魅力所在。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自己的形象魅力,才能以不可抵御的力量吸引学生、影响学生。由此看出做为一名爱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教师才能用自已的人格感染学生,实现情感教育,起到“春风化人,春雨雨人”的教育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一定要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用真情去打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这样才可能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教师,也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教师的职责,无愧于教师这一崇高而神圣的职业,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