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计划总结>>>>正文

小班化教学实验方案

发表日期:2010/9/2 15:33:16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63位读者读过

小班化教学实验方案

江宁区淳化小学

一、            指导思想

“小班化教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小班化教学”强调让每个学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小班化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崭新而又广阔的空间,它能让学生享受多种教育资源,增加接受教育的机会,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我校要坚持以南京市小班化示范校的标准来规范小班化的实验工作,用“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理念来指导,以提高小班化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            实验目标

1、探索建立基于小组合作、预习案之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之较为固化,打造高效课堂;

2、改革评价机制,以赏识、激励为主要手段,以过程评价为主要内容,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和张扬,呼唤创新精神;

3、构建温馨和谐的教育教学的班级文化,一班一主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的乐园。

三、            实验策略

(一)教学策略

1、教学模式。首先班级必须将学生分成若干的学习小组并且相对的稳定,每个小组必须有组长,教师要加强小组长的培训和指导。其次,课堂教学必须有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安排,并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占教学时间的一半,把课堂交给学生落实“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要求,课堂上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要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第三,从三年级开始尝试预习案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与自我学习的兴趣。

2、教学管理。备课,小班化班级教师的备课要贯彻“关注每一个”的理念,不光备教学过程更要备教法和学法;不光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将课堂提问设计到具体的学生(备课中明确注明),考虑问题的难易和适宜性,教务处要在五认真的检查中落实和反馈。作业,提倡面批并及时订正错误,及时表扬、鼓励,及时反馈,同时考虑分层作业,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评价,讨论建立小班课堂教学评价要点,将小组合作、组内学习、课堂及时评价激励、分层作业、课堂提问面等作为评价小班课堂教学关键点。建立教师课堂及时评价机制,采取多种评价形式,如:奖励个人星、奖励小组星等,让课堂始终充满着赏识和激励。

3、教学环境。班级必须采用小组围坐的形式组织教学。

(二)教师策略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小班化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的改变上,座位的调整,学生数的减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教学策略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实验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2、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首先,在小班教学中,教师必须为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发表见解创造机会。第二,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平等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第三,要促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情感与认知,知识、能力与潜能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3、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要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探索者、共同活动的参与者、适时的帮助者、辅导者。教师成了师生双向交流中的一方,或者成了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中的一员,或者成了某一个学生的问题的帮助者,或者到学生当中去成了班组集体活动中某个角色的扮演者。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加有个性地发展。

(三)科研策略

1、建立基于小班化教学研究的教师团队,定期进行团队沙龙研讨活动,交流教师在小班教育教学中的心得和困惑。团队成员做到“三个一”,每周要能写一篇自己的教学反思,发在自己的博客之中,每个月完成一篇教育教学手记, 每个学期完成一篇基于小班化教育教学的论文。

2、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参加南京市小班化教学研讨活动,积极邀请小班化知名小学的教师来校指导。适当的时候,积极承办南京市小班化教育教学现场会。

3、以课例的形式,开展小班化课堂 教学 研究活动。从这学期起,每个学期至少安排两次以上的课例研讨活动,在学校教学计划中明确定好上课教师和上课时间。

(四)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1、建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班级文化,每个班级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开辟专门的版块,激励、赏识每个学生。

2、教师要班级小组建设,引导小组成员为自己的小组起名字、设计小组徽章等,尤其要重视小组长的培养,教师要定期开展小组长培训会,提高小组长管理小组的能力。   

小班化教育教学的实验是我校进行课改,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是建设淳真校园,培育特色学校重要支撑点,所以,我们提出“培育精品小班”的设想,集全校师生的智慧,在小班化实验中开辟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