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计划总结>>>>正文

淳化小学2010-2011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11/2/22 12:22:12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63位读者读过

淳化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教研室工作计划及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落实工作任务,以教学质量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面打造高效的课堂,从“小组学习、预习案、学生个性化作业”和小班教学方面突破,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的提升。

二、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工作目标和教研室计划精神,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继续加大课改力度,围绕“小组学习、预习案、个性化作业”三样抓手,打造高效又常态的课堂。

3、迎校内教学视导,加强质量监控,尤其是毕业班教学质量,力争在毕业会考中取得好成绩。

4、强化两组和核心团队建设,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5、提高小班化实验水平和社团质量。

三、具体工作

(一)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打造高效又常态的课堂

目前,我校的课改实验已进入第四个学期。前面的三个学期,通过全校师生努力,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贵在坚持,贵在有所提炼,形成校本的经验。如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还是一个难点,为此,本学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前期成熟做法继续保留。全校仍然实行小组式教学模式。在小组的构建、评价、小组长培养方面,许多教师已有了相当的经验,要求他们将这些好经验放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校级方面,仍然要求各班做好每天小组的及时评价并上表,每堂课的任课教师仍然要及时评价打分,每周班级及时汇总,每月年级组及时公布上墙。

2、预习案的编制方面,由于有上学年的原有预习案,所以本学期五、六年级教师可不再编制新预习案,只需将原有的修改完善。但也可自己重新修订,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前期有部分教师的预习案流于形式,甚至未发给学生。后面教务处将检查督促到位,要求五认真检查时,将预习案一并送交。

3、学生个性化作业方面,要求任课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可适当分层进行,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进行相应批改、辅导。

4、加强专家指导引导作用。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资源有限,在课改方面也会产生彷徨、疑惑,遇到问题如何解决,此时专家的指导引领作用就迫切需要。前面学校安排的“走出去”培训、辅导,也有一定效果,但人数有限。将邀请区内外名师专家来校指导,帮助提炼总结,让更多的教师近距离接触课改新理念。

5、课改的相关辅助性工作做好。小组学习和预习案及个性化作业方面的辅助工作,教务处将全力配合教师,学期末还将进行课改先进团队和个人的评选。

(二)加强“两组”和核心教研团队的建设

1、两组建设。

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科的整体质量提升,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发挥两组的教研作用。单周进行备课组活动,各司其职,备课组做好以下四件事情:组内教学进度的安排统一,测试及分析,教师献课安排,期末复习的整合。

教研组重点做好如下工作:组内的专题研究活动。开学初各教研组制定好教研组计划,确定好专题研究内容,研究课上实上好。根据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教研组本学期要做好教师跨学科听课,每学期听跨学科课不少于两节,教研组活动为双周二、四、五下午。

2、核心团队建设

我校在上学期已组建了新的核心教研团队,由于片级划分的劣势,片内出线更加难,其优势的发挥已初见成效,由于核心团队成员的帮助,提升,总结,在近几年未片出线的语文赛课中出线,获区二等奖,这更增强了学校将这一团队办实办好的信心。本学期将由徐校亲自负责团队的管理建设,蒋劲松、苏正飞、刘文各自负责所在学科。主要利用放学后甚至节假日进行活动,形式多校,并打算让团队成员走出去学习。学期中,每位成员将配备一本教学专著,开展读书交流和沙龙研讨活动。

(三)加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监控

质量是永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的基础。学期中,教务处将结合课改的相关举措,提高课堂的效率。尤其是常态课的效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关注,发挥学校的各项举措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两组教研和核心团队的优势帮助教师分析、指导,对症下药。

平时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教育辅导工作,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继续采早综合得分制,让教师们更关注学困生,兼顾优等生。学期末将进行各年级各学科的学困生练习,表扬进步大的学困生,让他们重拾信心。

加强毕业班的质量管理监控,力争在毕业会考中进入全区前十。上学期的区级调研,教学、品德、科学均在区均以上,这是信心的保证,同时也是压力的到来,本学期要保住优势,找出差距,努力提升。

五认真工作是质量的一方面,上学期的教学检查中,五认真方面暴露了问题。为此,本学期将加大力度,五认真检查成员要统一培训,统一标准进行改革,每次检查完后,在教研组活动中必须进行反馈,共性问题全校议上反馈,个别突出问题点对点反馈、矫正,检查得优的比例不再“矮子里送将军”,不是必须50%得优,宁缺勿滥。尤其要强化常识、艺体学科的五认真。本学期还将加大专用室的管理力度,专职教师必须到专用室上课,并责任到人,认真填写使用记录,纳入考核。

音乐室由王畅、石永琴负责,美术室由郑维国、赵秋菊负责,体育器材室由徐海涛负责,科学室由张明负责。

(四)提高小班化实验水平

学校的小班化教学今年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后面迎接的将是南京市示范化小班的创建工作。平时在小班的教学活动中要按照示范化小班的要求去做,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鼓励教师在课题和论文方面向小班化倾斜,继续要求小班任课教师备课到个人,用好德育处的成长记录袋。

(五)其他各项工作

1、提高社团活动质量。上学期全校开展了三十余个社团,效果显著,让学生自由选择,因材施教,期末进行的社团成果展示充分体现了社团的成果,学生在社团中的各项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本学期仍然要继续强化社团质量。注重平时的巡视,杜绝前面个别社团不上或流于形式的现象,期末仍奖由教务处组织社团展示活动,并让社团中的成果在区级各类竞赛中体现出来,要处于街道学校前列。

2、关注两类教师发展。学校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多,后面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方面的优势,将其放大。本学期将组织4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赛。同时关注老年教师,积极参加区级老年教师会课活动,扩大经验。

3、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本学期区级以上各类竞赛较多,全校将积极参加,尤其是各项基本功比赛和片级赛课活动,保证有一人次以上片出线。

4、各项常规工作坚持开展。


附活动记录

1—2周:

1、参加区教务工作会议及教研组长会议,并进行二级培训。

2、期初五认真检查。

3、两组制定计划,正常开展活动。

4、校内语、数、英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选拔推荐。

5、片教务主任碰头会。

3—4周:

1、参加片级语、数、英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

2、校内教学视导。

3、核心团队成员活动。

5—6周:

1、学校45岁以下教师基本功比赛(分段进行)

2、参加全国十六届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

3、校级英语短剧打磨。

7—8周:

1、继续45岁以下教师基本功比赛。

2、校内教学视导。

3、积极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区级优质课活动。

4、核心团队成员活动。

9—10周:

1、骨干带头人示范课安排。

2、根据校级成绩选拔参加片级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3、各学科期中测试及分析。

11—12周:

1、参加区级“生活与教学”比赛。

2、参加区级“青年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

3、参加区级英语短剧比赛。

4、数学教师命题比赛。

5、核心团队成员活动。

13—14周:

1、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

2、校内视导。

3、各教研组比赛。

15—16周:

1、学困生进步情况调研。

2、核心团队小结。

17—19周:

1、社团成果展示。

2、期末复习计划制定。

3、期末检测(毕业会考)

4、各项荣誉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