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科研信息>>>>正文

小组学习研究(三)--小组学习的形式

发表日期:2009/9/25 13:47:26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64位读者读过

(1)“头脑风暴”式。让学生毫不拘束地、集中就某一个主题进行思考和发言。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清晰、准确地表达个人的观点的能力。学生通过集思广益,将大家零散的、不成逻辑的思想火花,汇集整理成完整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这种方法例上面所举的探究性学习环节运用较多。

(2)“互助”式。这种小组学习,主要是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解释和答疑,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会知识,或者掌握哪些未能从教师的讲解中完全掌握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前面所举的尝试性学习环节、拓展创新学习环节、互查互究学习环节等运用较广。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自教的环节主要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由学生相互质疑解疑。

(3)“组合”式。这种小组学习,主要是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内容,把它分成若干部分,每一个小组成员承担其中的一项,最后小组进行集体整合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数学、科学学科中进行操作、实验、探究问题及选择解题策略时。美术学科中合作一幅画,音乐学科中合作表演、体育学科中竞赛等等。尤其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组合”式小组运作的形式更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4)“分层”式。这种学习小组,主要是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上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在知识点深化、巩固练习、作业分层次设计等环节中都能充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