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科研信息>>>>正文

小组学习研究(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发表日期:2009/9/25 13:46:2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57位读者读过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在以下教学环节中都尝试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比较显著。

(1)尝试性学习环节中。如语文学科,低年级教学“认一认”时,让学生借助音节、插图自己读一读,对于好的学生轻而易举,而对于困难生就不容易了,如果发挥小组的作用,就能通过好的带动困难的,实现优势互补。其它学科的尝试性教学环节中也同样能达到如此效果。

(2) 互查互究的学习环节中。如果是集体性的互查互究,涉及的面较窄,而发挥小组的作用,检查的面就广。采用小组检查的形式,学生的机会也就多了许多。教育教学的均衡性、充分性也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我校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生字新词、课文朗读的检查,就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互查互究,效果很好。

(3) 探究性学习环节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小组成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每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可得到自由发挥,而且能形成比较完整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例如:就某一问题让学生发表见解时,由于学生生活、知识背景不同,思维的角度不同,发表的观点具有独特的个性。学生通过扬长避短,有利于得到更多的解题思路或获取更多的信息。这种形式,在各学科中运用比较广泛。

(4)巩固性学习环节中。在进行巩固训练的时候,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学生互帮互助,不仅能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也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归纳迁移,还便于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分层教学。例如:在巩固练习时,教师可进行同质分组,在分配学习任务时,就可依据每一小组学生的差异设置学习超市,进行选择性学习、选择性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满足。此时,教师也能集中精力参与某一小组的学习或个别指导。

(5)拓展创新环节中。这一教学环节相对而言,具有较大的难度,但如能让学生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让他们一起遭遇理智的挑战,不但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有更多参与的机会,能获取更多的信息。还能让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发现他人的优势,珍视与人合作,刻意完善自己。如美术课中,由于学生构图能力、想象能力、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各不相同,如果优势互补,就能让学生创作出一幅完美的图画。各学科的这一教学环节都可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原则上适应任何教学环节,但在课堂教学中并不能每一个环节都采用小组运作的方式,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运作来完成。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小组合作学习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根据实际需要适时把握。这是因为一方面要考虑小组学习的效果、效率,另一方面也不能放弃教师的点拨、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