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小学验收南京市实验小学反馈意见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美丽的日子。我们一行8人来到好客的江宁,来到美丽的淳化,来到新兴的淳化小学。在淳化的日子里,我们受到江宁区教育局、淳化街道各位领导的热情接待,受到淳化小学师生的热烈欢迎。工作上提供方便,生活上关怀备至,我们在外如同在家,工作如同休闲,验收如同访问。我代表验收组全体成员向江宁区教育局、淳化街道和淳化小学的领导表示衷心感谢!
短短的两天,我们听了徐存杰校长的题为《以人为本谋发展,开拓创新谱新篇》的关于迎接南京市实验小学检查验收的工作汇报,察看了面貌一新的学校校园和先进齐全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深入课堂听了16节课,开了社区的、领导的、教师的和学生的四个座谈会,察看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收获多多,体会多多,感慨多多。
淳化小学是江苏省教育厅语文教材、数学教材实验先进集体,省教育厅、科技厅的“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是南京市示范学校,是江宁区文明单位、先进学校、法制教育先进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我觉得,淳化小学是“淳化的小学”,地处文化古镇淳化;具有“淳朴的教育”,实在的朴实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淳真的文化”,淳厚、真诚溢满校园。
验收组成员经过认真研究和认真讨论,形成一致反馈意见,我们推选下关二实小林仁礼校长代表验收组做具体反馈:
一、硬件过硬
学校具备了规模发展的条件,占地和建筑面积超前,投资3000万元。教学区、运动区、试验区齐备。各种教室等专用教室一应齐全,几个系统初具规模。校园环境建设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施工,面貌焕然一新。
二、软件不软
1.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老校长说,淳化小学的发展得益于两支队伍建设。一是领导班子队伍建设,都是区学科骨干,都在任教主要学科,都在教学一线,表率作用显著。班子是竞聘上岗,当场唱票,群众满意,群众信任。班子成员敬业奉献,不计报酬,率先垂范,自身过硬,产生了很强了凝聚力和号召力,具有吃苦精神。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搬家大家其动手,7点一刻到校已经是倒数第5名了。家长满意度很高。教师爱学校,善于学习,以书为友。
2.学校管理科学和精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特色鲜明。立足学校实际,常规管理完善,注重人本。学生管理规范和细致,教学管理精细和到位。教学反思非常实际。特别是村小的教师感觉深刻。意识到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年级主任制是一个很好的东西,颇具创意,扎实有效,与众不同。值得借鉴。
3.教学质量家长满意。教学质量如此之高,令人惊诧。教学质量家长满意,学生放心。注重三个重视,重视个别辅导,重视差异教育,等等,受到较高的评价。一个农村的小学能够这样是不简单的。课堂教学很好,优良课100%。
三、特色初显
我们的“茶文化”校本课程,“乒乓运动”等具备了特色的元素。
建议:
一是师德和师能并重。淳化小学教师的淳朴和敬业精神令人钦佩。但是,年龄结构偏大,4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四分之一。专业教师和小学科教师偏少,不配套。优秀教师外流现象严重,有出口没有进口,这是不行的。学校应该成为人才流动站,这个问题学校难以解决,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部门解决。学校主观上对于教师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究实效,分别要求,分层推进,长期坚持,这是所有学校的共同课题。教师的基本功上要求高一些,比如普通话水平,运用现代媒体的能力等。
二是本色与特色共进。倾心打造“淳真”品牌。“淳”有品德的要求,“真”有科学文化的要求。需要认真解读。德育的“淳真”,学科教学“淳真”,教科研“淳真”,培养“淳真”教师,实施“淳真”教育,培育“淳真”学生。
三是建议完成二期工程。设备的配置与使用,既要配置,更要使用。设施设备要体现教育性,儿童化,防止成人化。避免浪费。(林仁礼校长反馈结束)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需要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进步;学校需要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生命力。从这样的角度,我提一个希望:“仰望理想天空,走实脚下每一步”。这是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徐传德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八大关系的题目。非常适合淳化小学的发展要求。
教育的理想是什么?是素质教育。学校的理想是什么?成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有了教育的理想和学校的理想,我们就有了改革的动力,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但是,仅此还不够,还要“走实脚下每一步”。怎么走?我提四点建议:
1.从“中心学校”走向“同一学校”。
我们的教师来自好几个地方,我们的学生来自好几所学校,原来我们是一个中心照管几个学校,现在是几个学校成为一个整体。这一变化,做得不好是“减法”,做得一般是“加法”,做得很好是“乘法”。“淳化中心小学”变成“淳化小学”,这不应该是简单的相加,而应该是复杂的相乘。怎样让部分优势成为整体优势,怎样让部分不足完全销声匿迹,怎样让1+1>2,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还可以再上一个台阶,更上一层楼。
一是学生的融合。学生虽然都是农家子弟,淳朴可爱,但是,他们来自四面八方,社区不同、学校不同、文化不同,特点就不同,优势就不同,我们能否研究一下,让优良传统成为全校学生的传统。
二是教师的融合。教师虽然都是农村教师,朴素勤劳,但是,他们来自不同学校,基础不同、管理不同、科研不同,习惯就不同,文化就各异,我们能否研究一下,让优秀文化成为淳化小学的文化。
三是管理的融合。
四是文化的融合。
2.从高分教学走向优质教育。
我们已经有了良好的教学质量,从全区第三到全区第二,从全区第二有到全区第一。毫无疑问,这是不简单的,教学质量是不能绕过去的。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难能所以可贵。有一些学校试图跨越这一关口,试图在没有完成基本任务的情况下走捷径,走异路,美其名曰走特色发展之路,我以为此路不通。先要达到“必然王国,才能达到自由王国。我觉得我们应该认真总结,高分的取得背后的规律是什么?方法是什么?策略是什么?总结出来,发扬起来,坚持下去,改革下去,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说,教学这一关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我们就可以深入研究教育的问题,因为我们有了基础,有了资本,有了条件,有了继续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的素质教育实施得如何?我们实施的是不是高品质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全面发展的问题。我们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全面优秀”。一是“发展”问题。学生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很赞赏“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句话。一张白纸,我们怎么帮助学生绘出美好的图画?我听课经常被感动,经常被小学教师感动,那不是教书,那是培育!日本的优秀教师教小学。二是“全面”问题。智育发展了,学生升学了,家长满意了,很好,但是还不够;还有德育,我们建设了育人的环境,开展了丰富的活动,但是,德育的实效性怎么样?德育的特色是什么?还有体育,我们有乒乓特色,但是,我们的学生体质怎么样?能否实施教育部的规定?还有美育的问题,我们有那么多的美育活动室,展示了学生的绘画作品,但是,美育是否全面,是否深入?还有心育问题。我们有了心理咨询室,但是,心理咨询室是否学生喜欢的地方?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3.从校长管理走向文化管理。
有人说,学校管理三重境界:一是校长管理,二是制度管理,三是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最高境界,但是,并不是说制度管理、校长管理就不重要。
首先是校长管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正确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典型案例的,我们淳化小学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徐存杰校长是一个好校长,如果说淳化小学验收通过,虽然与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分不开,虽然与全体教师的同心同德分不开,但是,没有一个好校长这一切都不能发挥充分的作用。徐校长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有思想的校长,也是一个有理想的校长。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充满了智慧和活力。
其次是制度管理。淳化小学制定了《淳化中心小学章程》、《淳化中心小学“十一五”发展规划》、《淳化中心小学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淳化小学管理手册》、《淳化小学教学质量管理意见》、《淳化小学两组考核制度》、《淳化小学班主任考核办法》等,特别是在具体的执行中,坚持“四看三结合”:一看教学进度,二看课前准备,三看教学要求,四看学生常规,从教师到学生,从计划到执行,设计精巧,可以操作。我们认为,制度需要执行力。一个日本的公司收购中国公司的典型案例就说明这一点。
再次是文化管理。这是最高境界的管理。我们正在讨论“淳真”的问题,我觉得可以打造淳化小学的“淳真”文化。一是符合地名要求,有出处,并不是牵强附会。二是符合学校传统,淳化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师和学生都十分淳朴。三是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需要淳朴的教师,需要淳朴的学校,需要淳朴的教育,需要培养淳朴的学生。四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淳”是德育的规定,“真”是科学文化的规定。我们可以打造“淳真”的文化,并用这样的文化影响一代又一代教师和学生。
4.从市实验小学走向省实验小学。
今天,如果我们通过了市实验小学的验收,那么,江苏省实验小学就不然成为我们的追求的目标。距离是什么?一是硬件建设必须到位。我们赞赏江宁区教育局的学校建设的大智慧,我们赞赏淳化街道党委政府的学校建设的大手笔,在这种条件下,能够把一所小学建设成这样的水平,令人惊叹。但是,工程并没有了结,而且设计和使用还有一定的距离。比如室内体育场,投入那么大,使用那么低,应该是设计的问题。二是队伍结构需要调整。教师队伍老化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验收许多学校,这么严重闻所未闻。平均年龄40多岁,40岁以下只有四分之一。这样的教师结构是非常不合理的,需要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提前做好准备。否则,会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稳定与提高的。三是管理细节需要加强。有人说,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教育无小事,等等,都是至理名言。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教育科研。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当前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我觉得多元智能的研究与实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我们已经研究或者正在研究的课题都很重要,但是,当前我们淳化小学最为重要的问题什么?我以为就是打造“淳真”的文化品牌。做“淳真”的教师,实施“淳真”的教育,培育“淳真”的学生,形成“淳真”的文化。而且,打造“淳真”文化需要建设学习型学校。
我国计算机首席科学家汪成为说:所谓“强者”——
淳小,基础厚实;淳小,前途无量。
验收预备会上领导再三嘱咐,只能反馈意见,不能反馈结论。但是,淳化小学给验收组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我们将把验收合格的意见带回南京市教育局,由领导批准并认可。
有人说,资金靠流动,上课靠互动,朋友靠走动,今天,我们和淳化小学成为朋友,朋友靠走动,我希望淳化小学的徐存杰校长和验收组的7所名校的校长保持密切联系,相互走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淳化街道祈主任:我们很受感动,劳动强度很大,效率很高。感谢专家对于淳小的高度评价。淳小创建工作量比较大,搬家,涉及很多问题。今年又参加市实小的创建。街道对于学校,根据专家组的建议,一是学校投入一如既往,硬件建设支持学校,包括二期工程,教师队伍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心校都存在这个问题。民办教师队伍大。学生数逐年减少,整体规模减少,教师队伍还在。教师减员速度赶不上学生减少。表态,学科教师可以聘,街道出钱。解救燃眉之急。受益最大的是老百姓。
徐校长:头尾三天,感触很深。如沐春风的感觉。是一种思考和碰撞,难点的破解,认识的提高。各位校长给予了很多的帮助,有许多建议。发展愿景业已形成。思路更加清晰。请求,秋天有一个约定。好的活动给我们一个学习的机会。
2007年10月10日